“2017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埃及行·新疆篇”系列活动正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8日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与新疆籍留学生及侨胞座谈,表示自治区政府为新疆籍留学生归国就业创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希望新疆籍留学生学成归国,为祖国和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突尼斯文化多元、独具魅力,希望与中国在文化、旅游、贸易等领域进一步合作。”突尼斯文化和遗产保护部长扎因·阿比丁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华人陶艺师阮蒙恩位于巴西库尼亚的家,拥有良好视野。坐在客厅沙发上,眼前就是连绵起伏的曼齐盖拉山脉。库尼亚位于巴西第一大城市圣保罗和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之间,城市虽小,却是闻名遐迩的“巴西陶都”。这里生活着不少像阮蒙恩这样的陶艺师或陶艺爱好者,陶艺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的家就是工作室,甚至也是商店,制成的作品就地销售。
世界中国学论坛欧洲分论坛9日至10日在德国柏林举办。这是继2015年美国分论坛、2016年东亚分论坛之后,世界中国学论坛连续第三年在海外举行分论坛。
博茨瓦纳大学中文系本土讲师马苏勒从未想过自己会与汉语结缘,他本想做一名计算机老师,但却开启了一段汉语人生。说到专业从事汉语教学的故事,马苏勒总会忍不住感叹“我的个天呀”。
作为“感知中国·广东文化欧洲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共建友谊之桥”为主题的“美丽广东·美丽林堡图书图片联展、创新产品展”8日在比利时林堡省首府哈瑟尔特市举行。
荷兰南方应用科技大学孔子学院7日揭牌。这是荷兰第三所孔子学院,由中国东北财经大学与荷兰南方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
6日,在葡萄牙南部拉戈阿市历史中心,箫声悠悠,歌声飞扬,来自中国的旋律回荡在夜空。一年一度的“烛光下的文化市场”大型文化活动拉开帷幕,今年的主题是“丝绸之路”,中国作为主宾国为葡萄牙民众带来精彩纷呈的文化展示。
中国福建省鼓浪屿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
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1处世界遗产。
美国24/7华尔街网站近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居民最经常使用的外语中,中文位居西班牙语之后,排名第二。
“第三届中俄媒体论坛是今年即将结束的中俄媒体交流年中的大事,双方共签署17项媒体合作协议。俄中两国媒体合作面向未来,合作领域非常广泛,能够推动两国关系深入发展。”塔斯社社长米哈伊洛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可可西里和鼓浪屿,一个是西北的“美丽少女”,一个是东南的“海上明珠”,它们的自然魅力与文化价值,在“申遗”过程中大放光彩。中国将更多依靠法律、依靠科技、依靠国内外合作与政府民间“总动员”,来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7月的德国,气候宜人。在柏林,圆润轻柔的瓷乐演奏唯美悠扬;在汉堡,栩栩如生的自贡彩灯精美奇巧。“感知中国·德国行”正在德国举办,一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让德国民众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由十多家主流媒体组成的香港“一带一路”新闻采访团4日至7日在哈萨克斯坦进行采访报道,并随后前往塔吉克斯坦。香港新闻采访团此次采访,旨在向香港读者介绍中国与哈塔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以及两国的发展情况。
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7月6日在于天津召开的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上表示,中国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服务整体效率逐步提高,用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高的健康绩效。中国将继续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金砖国家卫生共建共享。
莫高窟的管理机构敦煌研究院7月6日设立“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这是敦煌研究院首次设立丝路研究的专门部门。
毕业季来临,又有一批毕业生完成学业,在十字路口选择未来的人生方向。许国荣,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复旦大学留学生校友,近日专程前往复旦大学,与毕业生们交流、分享创业心得。
时值盛夏,与中国东北地区相邻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并不炎热,街头随处可见来这里游玩的中国游客。随着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来这里体验异国风情。
金砖国家文化部代表7月6日汇集天津,参加第二届金砖国家文化部长会议,共商文化领域合作大计,并签署《落实<金砖国家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行动计划(2017-2021年)》。
显示 9376 条中的 8681 到 8700 条结果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探访肯尼亚菌草种植园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