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高质量 扩大开放新格局—2020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在沈阳举行,16个项目于当日集中进行签约,总投资约355亿元。
融通智能科技产业园将搭建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与培育的新平台,打造“生产+研发+检测+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的全链条“产学研资”新模式。
福建省三明市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合作共建的三明中关村科技园6日正式开园,共44家企业在现场签约入园,总投资58.23亿元,将重点发展智能互联、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产业。
12月4日,记者从广东省惠州市商务局举行的以“创新商务平台深化开放发展”为主题的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广东惠州中韩产业园建设已全面展开,截至2020年10月,核心组团5大片区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04宗,计划总投资达1120.5亿元。
记者4日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获悉,该区近日已正式发布支持跨境资金往来的新政策,进一步为中外企业和投资者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机场片区依法开展跨境资金往来业务提供支持和便利。
12月2日,上药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诺和诺德(上海)医药贸易有限公司、欧康维视(上海)供应链有限公司、赛生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晟鼎医药(上海)有限公司五家医药企业,首批正式入驻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中国人才指数10月在成都发布,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发人力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走出了重要一步。
一项项重要政策相继落地,海南自贸港建设快马加鞭。今年前三季度,海南实际利用外资5.28亿美元,同比增长93.1%。半年来,全省新增企业9.91万户,同比增长185.47%,增速居全国前列。
在“潮起钱塘·数字丝路”第五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上,杭州综试区十项创新成果发布。
11月28日,位于馆陶路34号的青岛第一粮库经过新金融业态新改造,揭启青岛新金融产业园的新面纱。启动仪式暨2020青岛新金融产业高峰论坛在产业园金谷国际报告厅举行。
西部内陆“变身”开放高地,巴南区公路物流基地跨越式发展思路是融入国家战略、深挖自身优势、延长产业链条、产城融合发展。巴南区委书记辛国荣表示,“十四五”期间巴南区将继续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保税、海关监管等功能,开拓中亚运输新业务,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据《宣言报》11月27日报道,阿联酋国家经济注册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上半月,在阿联酋自由贸易区内运营的公司数量达5.86万家,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约9%。
11月25日上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近期出台的自贸试验区建设重要政策,加快浙江自贸试验区2.0版建设。
2020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24日下午在海口开幕。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文昌国际航天城将结合航天的发射优势和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打造成为开放型、国际化、创新融合的世界级航天城。
“本次签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们在北京之外跨出了第一步。”华诺俄翔(北京)贸易有限公司传播总监裴慈基说,上合组织在建立地区国际经贸合作方面有巨大潜力,已有不少俄罗斯企业表达了在上合示范区投资合作意向。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24日表示,当前,广西自贸试验区正通过加强制度创新和创新示范项目建设,集聚整合面向东盟要素资源,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发展,促进中国—东盟双向合作。
11月21日,青欧生命科学高等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在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召开。
韩联社11月20日报道,受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影响,今年韩国仁川经济自由区的招商引资目标很难实现。
《联合早报》11月19日报道: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企业合作中心,帮助新加坡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纳米科技等深度科技起步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在长三角地区发掘更多机遇。
《联合早报》11月19日报道: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和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昨天在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第14次会议上致词时指出,中国正迈向构建强大内需市场,同时保持与国际市场联系的“双循环”发展格局,高增值产业和可持续发展将越发受到重视。
显示 4044 条中的 1501 到 152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