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18日对外公布了《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完善并明确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要求,推动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开放。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18日对外公布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对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根据办法,商业汇票最长期限由1年调整至6个月。
记者9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
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保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财政部表示,下半年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落细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26日就签署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答记者问。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2022年8月26日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将于近期启动相关合作。
记者18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邮轮游艇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建成。
记者17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
下阶段,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发挥专项债作用,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带动相关制造业投资增长,推进促消费政策实施,推动外贸促稳提质。
中方注意到,近日美国会通过了《芯片和科学法案》。法案对美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是典型的差异化产业扶持政策。
能源安全事关全局。眼下正值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电力保供是否充足?在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的背景下,我国能源领域双碳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国家发改委10日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件提出,推动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开发生物能源。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开展新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与培育,推动生物燃料与生物化工融合发展,建立生物质燃烧掺混标准。
中长期资金是保持资本市场稳定健康运行的“压舱石”。日前,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抓紧梳理社保、银行、保险机构的政策诉求,协调有关方面打通堵点痛点,支持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配置比例。
今年消费增长趋势如何?如何为外贸外资企业纾困解难?怎样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更好实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21日召开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这些热点作出回应。
今年3月以来,我国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此,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透露,针对形势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研究储备工业稳增长接续政策措施。
记者19日从商务部获悉,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部际工作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日前在京召开,会议强调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通过改革创新、主体引领、数字赋能、产品对标、渠道对接和服务优化,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政策如何发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影响几何?全球粮食危机担忧加剧,中国如何应对?猪肉价格会大幅上涨吗?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作出回应。
2022年我国将重点推进55项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年内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等工程。
海南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近日审议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促进条例》,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显示 441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