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重庆:以“智能因子”助推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08-26 07:31:32

新华社重庆8月26日电(黄兴、陈治寰)工业机器人大量部署、无人驾驶汽车驶上公路、指尖政务“秒办”……近两年,随着智能产业集群快速崛起、传统制造加速迈向智能制造、“智慧生活”落地应用,重庆这座老工业基地正以“智能因子”激活发展活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渐行渐近。

前不久,我国首个5G自动驾驶示范运营基地在重庆仙桃国际大数据谷正式投入使用。乘客在手机APP下达订单,汽车就能自动行驶并自主完成操作,将乘客准确接送至目的地。

无人驾驶汽车驶上公路,正是重庆借助大数据智能化推动产业迭代升级的一个缩影。记者采访获悉,近年来,作为重庆支柱产业的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均遭遇“天花板”。为此,2017年底重庆提出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并确定了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12个智能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集成电路是电子产业“价值高地”。去年以来,重庆陆续引进了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投资约100亿元的华润微电子12英寸晶圆生产线、投资约600亿元的重庆紫光“芯云”产业城等重大项目,目前已有集成电路企业40余家,初步形成了全链条生态体系,预计到2022年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重庆智能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23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9%。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重庆经济增速止跌回升,也助推了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座以工业立市的城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重庆寻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命题。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成为重庆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宗申集团起步于摩托车行业,其摩托车发动机总装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后,工人减少逾半数,效率大幅提升。承担其生产线改造的重庆本地工业互联网平台忽米网,成立仅1年多就已对十余家企业进行类似的智慧生产线改造并实现降本增效。

据重庆市经信委介绍,2018年重庆已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825个,改造后平均生产效率提高69%、不良品率下降39%、运营成本降低21%;今年全市预计将推动125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在推动本土企业提质升级,加强“内育”的同时,重庆还加快“外引”,推动“智能因子”向经济社会渗透。去年以来,腾讯、阿里巴巴、科大讯飞、浪潮等大数据智能化领域的“巨头”纷纷布局重庆或加大投入。 

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一二期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西部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阿里巴巴与小康集团联手打造的智能电动汽车计划9月上市,飞象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渝上线以来已与十多家企业展开合作;科大讯飞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重庆的创新应用;浪潮集团协助重庆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

在着力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的同时,重庆近年来还积极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在政务服务、民生改善等领域的应用,为政务服务“增智”,为百姓生活“添彩”。

以去年底上线的“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为例,该平台集成了500多个事项办理功能,将分布在全市58个业务部门、3600多项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协同管理,很多过去需要提供证明、现场核验的事项,现在通过网络自动核验办理。

此外,重庆还加快了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家居等的开发应用,并已打造出数十个智慧小区,“智慧生活”已成为触手可及的指尖选择:系统自动识别人脸并解锁单元大门,呼叫专属电梯送达指定楼层,语音控制灯光和家电开关,整屋电器家具联结成智慧网络。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9月8日,一列满载“重庆造”汽车的中欧班列(成渝)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缓缓驶出。据重庆铁路物流中心统计,今年1月至7月,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超3400列,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重庆:深化改革攻坚 提升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服务能级

近年来,重庆一直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目前已具有承启东西、牵引南北、通江达海独特优势。后续,重庆该如何持续放大这些优势,加速内陆开放步伐?

优化税收服务稳外贸促增长 重庆前7个月出口退(免)税同比增长23.6%

外贸联通国内国际,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今年以来,重庆税务部门持续优化出口退税服务举措,为外贸企业减负担、增便利、添活力。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重庆市2629户企业共办理出口退(免)税超216亿元,同比增长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