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欧班列(成都)开行七周年 泛欧泛亚“开放枢纽”渐成型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5-06 09:25:34

2013年4月26日,中欧班列(成都)从成都青白江始发,架起快捷畅通的亚欧大陆桥,为中西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中欧班列(成都)步履愈发成熟稳健,阔步迈向新的高度。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助推成都国际铁路港打造泛欧泛亚"开放枢纽"。

国际国内朋友圈越来越大

七年来,成都国际铁路港认真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助推成都国际国内朋友圈越来越大。

国际物流通道全面拓展,12条国际铁路和海铁联运通道,境外直达站点增至26个,境内互联互通城市扩至15个,辐射范围拓至欧洲、日韩、东南亚和美洲东海岸地区;班列开行量、发送箱量等多项中欧班列质量评价指标持续领跑全国。

在国内,充分发挥铁路港枢纽辐射作用,持续推动与德阳共建共享物流园,积极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为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下好"先手棋"。与达州、自贡等12个市州共建"亚蓉欧国际班列"基地,年均带动全省进出口贸易100亿美元以上。

当下,以成都为中心的国际互联互通新枢纽初具雏形,为成都的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

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剧增

中欧班列(成都)的稳定高效开行,既给内地老百姓带来了大量的进口商品,将欧亚"洋货"拉进普通人的生活,带给市民更多消费选择,同时也把大批"中国造""成都造"商品送往欧洲人的手中。

今年1-3月,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106万单,同比增长21倍。"成都国际铁路港跨境电子商务订单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疫情期间跨境电商总业务量中有70%是出口订单。"成都自贸通供应链公司王平介绍,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产品不断通过中欧班列(成都)走向世界。

国际消费新场景也正在加快建设,包含法国馆、意大利馆、荷兰馆、德国馆在内的数10个国家馆,构成了简欧风格的亚蓉欧国家馆建筑群,将打造以国别产品和服务为载体,集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展示、投资、服务于一体的双向交流综合平台。

助推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作为中欧班列(成都)的始发地,成都国际铁路港是全国唯一依托铁路港设立的自贸区,是正在申报的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核心区,是"一带一路"大港区的引领区,去年已获批国家综合保税区,入列首批国家级陆港型物流枢纽。

港区聚焦现代物流,引进总投资940亿元的158个重大物流项目入驻,易商、京东、安能、盒马鲜生等供应链管理龙头企业落户港区。聚焦国际贸易,引进英国利洁时、赤道等进出口贸易龙头企业43个,搭建多功能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聚焦保税加工,签约引进创维、康佳等综保区入区项目60个,形成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同时,利用欧洲产业城、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打造"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货运配送"的全链条临港产业生态圈。

相关推荐
内蒙古:培育外贸新动能 跨境电商“加速跑”

今年前8个月,内蒙古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192%。

共青城:全国数字化首单9810出口“离境即退税”业务落地

近日,共青城市云上跨境生态园内的共青城弦界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完成全国数字化首单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出口“离境即退税”业务。

乘风破浪出海去——沧州跨境电商产业闯出一片“新蓝海”

近年来,跨境电商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异军突起,成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新引擎。受地域和产业分布等情况影响,北方地区跨境电商普遍面临物流不畅、人才短缺、生态薄弱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沧州跨境电商产业何以让“产业+电商+外贸”的模式落地见效,形成“群帆竞逐”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