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将深入实施内蒙古“六个行动”及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锚定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429亿元、同比增长10%的目标,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重点打造现代能源、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集群”。
随着京津冀联合发布“六链五群”的产业协同发展新图景,一条锚定高精尖发展的“航道”跃然眼前,给金风科技等一众企业大展拳脚的新机遇。
自2013年长三角地区中欧班列(苏州至华沙)首次开行至今年8月,长三角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逾2万列,运送货物超200万标准箱,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链固链”,也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以来,安徽蚌埠市怀远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织密诉求收集网络,清单化推进问题办结销号,并断完善通报、调度和研判机制,全力做好为企服务工作,聚力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2023国际产业合作大会(新加坡)暨中国机电产品品牌展览会日前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议展览中心圆满举办,备受海内外关注。
3月17日,“中国白·德化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启动,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陶瓷产业集群加速迈向2027年产值突破千亿元的目标。
锚定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目标,石家庄市加快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海口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月9日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海口将做大做强园区发展平台,加快构建产业集群,培育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千亿级消费精品贸易与加工产业平台,以及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王伟23日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门依托优势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了445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务院批复同意《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两年来,中新广州知识城锚定知识密集型经济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集群,预计达产产值约5762亿元。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国家级合作平台、中新合作的标志性项目,知识城正在不断吸引高端产业和人才汇聚于此。
近期《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多个自贸试验区都在围绕重点产业培育频频部署,不仅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还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制度创新和开放压力测试。其中,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经济、增值电信等领域屡被提及。
记者2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成立满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
近年来,作为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手扩种大豆保供应,一手加工大豆提价格,通过做好供应链、产业链提升的“链文章”,推动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立市“强基”、15%市域面积建设园区、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锚定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目标,“创新之城”深圳近期持续出台新举措,打出坚定有力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近年来,河北省永清县明晰打造高端玻璃产业集群总体架构,强化发展举措,着力打造高端玻璃制造产业集群。
2022年,浦东新区将加快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45%以上。
北海将依托铁山港区规划的绿色化工产业园,重点发展烯烃产业、芳烃产业、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聚力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面积最大的千亿元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10月18日,江西圣农食品有限公司二厂开工奠基仪式暨江西圣泽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投产仪式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举行。
尽管没有沿海沿江的区位优势,地处西北内陆的西安高新区却长期居于全国高新区“第一阵营”。面对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等不利因素,2020年西安高新区实现了12.3%的经济增速,领跑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
显示 83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