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宿州市埇桥区创新机制整治乡村环境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1-01-07 14:05:31

2020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以“集中整治脏乱差,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以“五清一改”为重点,通过“比担当、比尽责、比实绩”,“亮工作、亮进度、亮成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村庄清洁行动中来,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助推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高位推动,夯实工作责任。埇桥区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组长,分管副书记、分管区长为组长的村庄清洁行动工作专班,实行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着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实行区四大班子成员包乡镇、区直部门负责人结对帮扶贫困村,夯实责任,强化担当,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创新机制,促进工作落实。按照村庄大小、环境基础好差等,把309个村(居)分为一类、二类、三类进行分类整治,统筹推进。实行清洁行动“日通报、周调度、月排名、季奖惩”机制,建立“乡镇干部包村、村两委成员包组、普通党员结对帮扶”网格化包保;探索设立“村庄清洁基金”,采取财政投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群众拿一点,按照每人每月1元钱筹集“村庄清洁资金”,全面推进村庄清洁行动。

多措并举,提升整治成效。全面发动,全域整治,制定细化村庄清洁标准,逐自然庄逐户压茬推进,推动村庄环境螺旋式提升。突出重点,分类施治,聚焦集市街道、主干道和村周边等重点部位,制定出台《乡镇集市清洁整治标准》;聚焦畜禽散养,畜禽粪污、农业废弃物治理,制定出台《农村庭院养殖清洁整治标准》。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建、水利、妇联等部门各司其职,强化行业指导,共同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跟踪督办,夯实成效,不定期进行暗访督查曝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不断提升村庄环境整治成效。

激发内生动力,全民参与整治。充分发挥群众在村庄清洁行动中的主体作用,以党员干部为先锋,带头捐款捐物,成立村庄环境整治突击队309个、党员志愿服务队768个,通过互帮互助、比学赶超等方式,形成浓厚的整治氛围;积极倡导广大农户参与“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最美家庭”评选等文明创建活动,落实“门前三包”制度,以点带面,群众踊跃投资投劳,捐出庄内“自留地”、“鸡嘴田”,修建小公园、小广场、下水道共150余处,掀起村庄清洁行动全民参与的高潮;开展特色活动,实行“积分换鸡蛋”,提高群众参与热情,引导群众利用旧砖废瓦建设“五小园”,增绿添绿近30万平方米,让群众成为村庄清洁行动的“当家人”,促进村庄环境持续改善。(李璇)

相关推荐
万宁尖岭村:高质量党建“引擎”驱动乡村蝶变

近年来,在万宁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相关乡村振兴派出单位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发力下,尖岭村的鹧鸪茶种植、桨板运动等产业发展初具雏形,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

陕西靖边县:“三链”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靖边县龙洲镇组织电商培训,意在培养一批懂网络、会营销的“新农人”,助力更多农户和合作社“触网”转型,让电商成为农产品出村出山的“新引擎”和“快速路”。

共筑绿色发展之桥 共话气候南南合作——“一带一路”碳金融能力建设研讨班与中拉应对气候变化研讨班在京开班

“一带一路”资金机制与碳金融能力建设研讨班、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8日上午在北京同期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