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央企共谋助力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0-18 16:56:29

新华社成都10月18日电(记者袁秋岳、唐文豪)今年以来,中央企业在246个定点帮扶县直接投入帮扶资金75.95亿元,购买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33.5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各类技术人员10.15万名,帮助脱贫人口转移就业1.23万人,有力帮助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打牢基础,巩固成果。

这是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副局长张晓红16日在成都举办的第六届安仁论坛上介绍的。本届论坛以“新发展格局下的乡村振兴”为主题,来自政企学研等多方业内人士,共同探讨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张晓红介绍,下一阶段央企将继续加大帮扶资源的投入,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治理帮扶、消费帮扶和救助帮扶。

“我国广大农村拥有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生态资源,是中央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一方沃土。”国家乡村振兴局社会帮扶司司长李富君建议,中央企业要坚持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发挥在产业开发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发展乡村特色种养业,推进乡村文旅康养和休闲农业,强化消费帮扶,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中央企业自身发展空间,实现互利双赢。

部分央企代表在分论坛上分享了各自乡村振兴实践的经验与阶段性成果。华侨城集团创新“文旅融合+美丽乡村”“产业帮扶+乡村振兴”等发展模式,推动一批美丽乡村在全国落地;中国石化发布“中国石化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国家电网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优化农村供电服务;中储粮集团通过储备粮购销轮换和政策性粮食收储等,走出特色帮扶之路……

“乡村振兴是一个历史性任务,是乡村的全面振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史育龙建议,未来政策着力点要放在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协同推进县域城镇化、丰富乡村经济业态等方面。

本届论坛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参事室指导,中华文化促进会、华侨城集团联合主办。

相关推荐
央企走出去·乘“新”出海丨创新合作助力共赢发展

人民日报与国务院国资委联合推出“央企走出去·乘‘新’出海”栏目,讲述中国推动新质生产力出海,与多国深化创新合作的互利共赢故事。

在汽车产业转型提质中贡献央企力量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团队认真学习近期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结合汽车央企定位,就如何发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强化产业安全保障进行解读。

中车研究院副院长赵明元:坚持科技引领与产业升级相结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多央企动能

12月25日至26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指出,2024年,中央企业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有力发挥了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贡献更加突出,推进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