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空中丝路”助力“一带一路”国家共享中国成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0-21 15:30:41

新华社青岛10月21日电(记者王凯、胡喆)我国“空中丝路”计划自2017年提出以来,有效服务“一带一路”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中国发展成果。

这是记者20日从第二届“空中丝路”国际航空合作峰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航空工业集团总经理罗荣怀表示,“空中丝路”计划是航空产业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始终与沿线国家共享中国发展成果,服务沿线国家发展需要。

据罗荣怀介绍,中国民航与沿线103个国家签署航空运输协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班量占到了中国航班总量的65.9%,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为全球抗疫搭起了生命通道;以新舟系列和运12系列为代表的中国民机已累计向全球用户交付320余架,总运行时间近90万小时,执飞70余条民航航线。

此外,科威特机场、赞比亚恩多拉机场、柬埔寨新金边国际机场等项目也正在积极推动;中哈能源管道巡线项目已累计完成4000多公里巡检作业,中白俄工业级无人机项目抢抓市场机遇,积极筹备启动批产。

截至今年6月,航空工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涉及项目220个、金额260亿美元,类型包括航空产品贸易、转包生产、国际合作和境外工程,其中,机场建设类项目多达31个。

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需要,多部门在峰会现场还联合发布绿色可持续“空中丝路”之青岛倡议。

相关推荐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

从“污染治理”到“低碳引领”:中国碳金融实践赋能“全球南方”

2025年9月7日至20日,“一带一路”资金机制与碳金融能力建设研讨班在北京、广州两地成功举办。本次研讨班不仅搭建了南南合作新平台,也为发展中国家协调经济增长与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