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贡献中老铁路 讲好高铁故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2-13 11:23:06

它像一条钢铁巨龙,从中国云南的昆明蜿蜒而去,穿越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跨过元江、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最终延伸至老挝首都万象。它就是中老国际铁路,简称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由昆玉段、玉磨段、磨万段等3段组成,历时近11年建设,于2021年12月3日全线建成通车。

作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之一,中老铁路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广泛惠及两国人民。据统计,在建设阶段,中老铁路就已带动老挝当地就业11万人次,帮助该国修建公路水渠近2000公里,带动当地原材料销售超过51亿元人民币。开通运行一年间,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累计运输货物1120万吨。

中老铁路按照国铁一级标准建设。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作为“四电”建设即通信系统建设、信号系统建设、电牵引供电系统建设和电力供电系统建设的主力军,全力参与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不仅兑现了规则标准“软联通”承诺,而且把铁路建设与运营的技术和经验手把手教给老挝籍工作人员,为中老铁路建设、运营维护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当地技能人才,搭建起一座座“心联通”的中老友谊桥。

中老铁路工程刚开始动工时,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中老铁路磨万段工程项目部录用了26岁的老挝青年杨栽,虽然分配给他的主要任务是当司机,但是项目部房建工程师牛玉春发现杨栽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于是就教他相关技术。有了老师的悉心教授和指导,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杨栽逐渐学会了识图、用仪器,掌握了铁路勘察和建设等技术,迅速成长为铁路建设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中老铁路开通后,杨栽成为运营骨干之一。

今年5月31日,杨栽凭借优异的表现获评第二届“丝路友好使者”。有关方面给他的评语中盛赞他充分发挥潜能,在绵延千里的中老铁路线上,书写着老挝青年奋发有为的精彩故事。今年10月31日,第四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结果出炉,记述杨栽在中老铁路建设和运营经历的短视频作品《走出大山》荣获大赛“社会公益奖”。这位老挝青年在中老铁路上的奋斗故事成为“一带一路”上广为传播的佳话。

万象调度中心是中老铁路磨万段的“大脑中枢”,也是“通信信号施工工艺样板工程”,以中国高铁质量标准为依托,集齐信号、通信、信息等系统集成打造而成,切实保障了铁路高质量、高水平运营。作为万象调度中心项目主要参与者,李春盛和唐文琦不仅致力于建设优质工程,而且“授之以渔”,把项目建设作为理论和实践“大课堂”,培养了以老挝籍青年龙兰为代表的当地人才,让中国高铁技术实实在在惠及老挝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地广大民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努力奋斗,为中老铁路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作出应有贡献,助力将其打造成“一带一路”典范之作,在海外把中国高铁故事讲得更生动、更精彩。

(作者为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万传军)

相关推荐
“为老挝铁路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老挝北部乌多姆塞省纳磨县是一座与中国云南省接壤的边陲小城。中老铁路纳磨站在此依山而建,K11/12次老挝境内段普速列车每天在此停靠。

“澜沧号”动车组升级亮相中老铁路老挝段

当地时间7月30日8时28分,由中车大连公司参与研制的第五列“澜沧号”动车组牵引C96次列车从万象站发出,驶向磨丁站。这是中老铁路运营以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老铁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将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老铁路商品汽车国际联运单日发送量创新高

近日,一列满载11车95台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铁路JSQ型专用运输车组从昆明王家营西站始发驶向老挝万象南站,创下中老铁路开通商品汽车国际联运业务以来单日发送量最高纪录,标志着该项目迈入规模化运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