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桃沟镇:多种经营持续增添乡村振兴新活力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11-15 16:50:40

今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桃沟镇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口,通过机制创新、要素集聚、路径多元等方式,探索出一条特色种植结合、经营模式多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持续增添乡村振兴新活力。

日前,笔者来到位于桃沟镇戴夏村的金穗面业面粉厂加工车间,崭新的设备锃明彻亮,伴着一阵阵轰鸣声,经过清洗、粉碎、去麸、碾磨等十余道工序,一粒粒小麦被研磨成雪白的面粉缓缓而下。

面粉厂务工人员侯振玲告诉笔者:“在面粉厂帮忙打包,一天有一百三十元的收入,还不耽误接送小孩上学,一个月就能挣三千多块钱。”

依托粮食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面粉产业,是戴夏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一招。戴夏村党总支书记代洪涛介绍:“我们戴夏村将50亩地出租给金穗面业,一亩地租金1500元,不仅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好处,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面粉厂自成立以来,生产的小麦粉等特色面粉,其具有绿色、健康、无任何添加剂等特点,深受市场及消费者的青睐。

随后,笔者走进面条加工车间,崭新的现代化面条制作设备锃明彻亮,白色的面粉随着流水设备鱼贯而出,形成千丝万缕的面线。面条车间主任李海洋说:“我们这面条加工车间有10个人都来自戴夏村,平均1天车间生产面条达10吨。”

戴夏村党总支书记代洪涛说:“我们戴家村将闲置的50亩土地,出租给金穗面业,一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带来75,000元收入,并且入股金穗面业资金80万元,一年给村集体经济带来5万元收入,金穗面业为戴夏村解决劳动就业35个岗位,村民每月收入约3500元。”

除了面粉厂,如何持续发展村集体经济也是戴夏村两委班子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建成蔬菜大棚,不仅为村民提供好去处,也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37岁的孙帅,以前一直在外地的蔬菜温棚里打工,有着3年的种植技术经验。如今村上建起了蔬菜温棚,席耀武就到这里流转了15亩土地种植蔬菜,这也实现了他在家门口挣钱的愿望。

产业旺、农民富,乡村振兴有底气。戴夏村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不断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将产业发展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促进村民增收的“新引擎”,切实提升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郭一鹏  张欣欣)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从“皖北车间”到“世界农田” 埇桥“灌溉卫士”力拓国际市场

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常态化走访外贸企业,鼓励老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指导新增实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举措。

安徽宿州埇桥区曹村镇:文艺汇演倡新风 移风易俗润民心

近日,一场移风易俗主题文艺演出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文化广场精彩上演。

安徽宿州埇桥区:雕琢非遗之美 传递劳动精神

李正奎以泥为媒,以刀为笔,在方寸之间精雕细琢,勾勒出乡土中国的质朴温度与厚重深度,为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