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协定在深圳签署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蒋雅妮 2024-11-06 18:22:16

新华社深圳11月6日电(记者梁希之)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协定6日在深圳正式签署,首批18个成员国代表共同签署协定并为国际红树林中心揭牌。

9bec88a036b541bc9db55feec224f9b9.PNG

11月6日,首批18个成员国代表在深圳共同签署协定。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2023年9月,经《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是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中国将以此为平台,深化与各成员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红树林保护的全球联合行动,不断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给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60396675519d4804bc70e85ef61ce6e6.PNG

这是11月6日拍摄的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工作,出台了湿地保护法及其配套制度,健全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了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截至目前,我国红树林面积已达45.45万亩,较本世纪初增加了约12.45万亩,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144f1a743ffe4b838ef11988242f3baf.PNG

11月6日,各国嘉宾在深圳参观红树林湿地图片展。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据介绍,国际红树林中心作为共谋红树林保护与合理利用、共促红树林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下一步将建立健全开放包容、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机制,推动全球红树林保护事业迈向新高度,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出积极贡献。

7aa5209d245c455b92248ce1acacdb2c.PNG

11月6日,两位嘉宾在会场外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455bde466b3b401b93af5c0a70fb2728.PNG

11月6日,首批18个成员国代表在深圳共同签署协定。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相关推荐
深圳全球服务中心启用

4月29日下午,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全球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这一当地打造的综合性国际服务平台,由南山区商务局统筹协调,深汇通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管理,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联动、平台服务”理念,旨在推动企业更好融入全球市场,助力外企更好走进来。

向世界讲述绿色丝路故事,这些视频作品获奖

4月15日,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指导,“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主办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故事短视频大赛第三届颁奖典礼暨第四届邀约仪式在深圳举行。

“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构建全链条出海服务体系 助力中国产品直抵非洲市场

日前,“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深圳绿色丝路国际商贸咨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非洲50余个国家400余家实体门店纳入一带一路中心绿色产品交流转移海外网络,打通了中国绿色产品进军非洲的高效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