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驼铃远去 风笛响起——“钢铁驼队”续写开放新篇章

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韩晓宁 2025-11-15 19:49:11

新华社西安11月15日电(记者陈永强、张新新、雷肖霄)千年前,驼铃悠悠,回荡在古丝绸之路;如今,在丝路起点西安,嘹亮的风笛声正接续历史的回音。初冬的西安国际港站,轨道纵横、集装箱林立,一列列印着“中欧班列”标志的“钢铁驼队”整装待发,犹如现代版沙漠之舟,驶向亚欧大陆深处。

2013年,西安发出首趟中欧班列。十二载春秋过去,这里的中欧班列开行量已突破3万列,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一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何以崛起为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集结中心?近日,记者走进西安国际港,探寻其高速成长的密码。

e5d23a33c5424e58939e2477deaedf56.JPEG

图为8月13日,X9043次中欧班列准备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阿塞拜疆巴库(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织路成网,多向拓展打通国际动脉

走进西安国际港站调度中心,巨型屏幕上光点流动,18条国际干线如金色丝线,向西、向北、向南延伸,将亚欧大陆紧密联结。2024年2月28日,这里创下昼夜到发24列班列的纪录。

“多通道战略是我们保持高速运行的关键。”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奇韬手指屏幕上的跨里海通道说,“这条新线路有效绕开传统拥堵节点,将中欧运输时间从40多天压缩到15天左右,2024年货运量同比增长24倍,是不折不扣的‘增长引擎’。”

今年6月,西安参与共建的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码头投入运营,与西安国际港形成“双枢纽联动”。“过去常是‘重箱出、空箱回’,如今两地码头如左右手协同,货源与箱源精准匹配,成本降、效率升。”张奇韬说。

坐拥我国地理几何中心的区位,西安天然成为辐射全国的物流枢纽。来自长三角的消费电子、珠三角的家电产品在西安国际港集结,“搭班列、向西行”,形成“内陆集结、全球分拨”的新格局。

西安国际港,这座曾经的边缘小站,在经过三次扩能后,已跃升为占地5600亩、拥有59条作业线的国际陆港,年吞吐能力达540万标箱。

数字赋能,智慧平台提升全链效能

指尖轻点,屏幕闪烁。在西安国际港站的中欧班列综合服务平台办公区,货运员面对电子大屏,轻点鼠标即可完成舱位预订、报关缴税、线上支付等全流程操作——昔日繁杂的国际货运手续,如今已变得如网购一般简便。

“客户可以像选电影座位一样,实时查看班列‘档期’,轻松锁定发运时间,足不出户就能将货物运往亚欧各国。”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运输研发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个被业内称为“货运版12306”的数字平台,如同一位精准调度的指挥官,三年来已高效调度超160万标箱货物,为2000多家企业搭建起通往国际市场的“数字丝路”。

这场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效率革命”,西安海关也在深入推进。随着“西安港智慧物流监管系统”全面上线,低风险货物享受24小时自动放行“绿灯”;配套手机App将原先需4小时的线下单证审核,压缩至“秒级”办结,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西安海关还创新实施“安检前置、区港联动”一体化监管模式,在西安综保区设立出口集结中心,将铁路安检环节前移。出口货物完成“一站式”安检后,可直接运抵西安国际港站装车发运,大幅减少重复环节和等待时间,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集结分拨效率。

产业聚合,“班列经济”激活开放生态

中欧班列的汽笛声不只改变了物流格局,更催生了“班列+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汽车制造、粮油加工、智能家电等产业集群在西安及周边加速形成。

走进陕西康佳智能家电产业园,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台台洗碗机在流水线上完成组装、检测、包装,每20秒就有一台崭新的洗碗机诞生。“我们九成以上产品漂洋过海,其中超过一半搭乘中欧班列走向世界。”康佳智能家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艮说,截至目前,已有近24万台“康佳造”家电,通过这条钢铁丝路进入全球26个国家。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依托中欧班列在哈萨克斯坦建设种植基地,在阿拉山口与西安布局加工园区,形成“三位一体”的全产业链。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刘东萌说:“仅今年前10个月,我们就运回了9.2万吨哈萨克斯坦优质农产品。”

不仅如此,跨境电商也在这条钢铁丝路上找到了新机遇。西安浐灞国际港已汇聚包括阿里巴巴国际站、菜鸟在内的380家企业,专属的跨境电商班列开行超过500列,交易额突破105亿元大关。西安浐灞国际港对外合作局局长魏玮表示,园区还抢抓“跨境电商+直播”新赛道,围绕奥体中央商务区打造“一带一路”电商中心,目前已聚集各类企业127家,引进产业人才超1500人,投用直播间50间,形成了“跨境+直播”“外贸+大宗”“人才培训+出海”的特色生态集群。

从声声驼铃到滚滚车轮,从古丝路起点到新时代枢纽,西安中欧班列正用务实合作书写着开放的篇章。这支“钢铁驼队”不仅刷新着运输纪录,更彰显着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当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合作的纽带越系越紧,这条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参与调研:崔璐)

相关推荐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主题为“联通亚欧,共享未来”

记者11月1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将于11月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本届论坛以“联通亚欧,共享未来”为主题。

866列!石家庄中欧班列开行量创新高

今年以来,石家庄中欧班列开行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至10月16日,石家庄国际陆港今年已累计到发中欧班列866列,超过去年全年839列的开行总量,国际物流大通道效能持续增强。

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进口货物突破2700万吨

截至10月18日,中欧班列东通道实现进口货物2781.8万吨,入境中欧班列2669列274920标箱,贸易流动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稳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