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在2025年“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论坛上发布《新时代县域经济学》智库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读懂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就要读懂中国的县域经济学。新华指数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指数显示,我国县域发展活力强,“千亿县”全面覆盖各区域。
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先行地,塔吊林立的工地、自动化智能化的车间、聚力攻关的实验室……走进新时代的县域产业园区,一幅幅产业转型的生动图景正在全国多地铺展,一场深度变革正在发生。
智改数转——“工业主战场”因地制宜向“新”突围
新时代县域经济学认为,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地方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各不相同,必须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
在山西怀仁这片被千年窑火淬炼的土地上,作为产业主阵地的怀仁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产业痛点,以科技创新为抓手,锻造核心竞争力,成功破解设计创新滞后、标准化生产体系不完善等难题。如今,国人餐桌上每3件日用瓷器中就有1件产自山西怀仁。凭借技术迭代升级、产品品质优化、销售渠道拓展,怀仁陶瓷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近期,相关指数大幅增长印证了园区发展的澎湃动力。

图为新华·怀仁陶瓷品牌传播力总指数
山西文水从“钢里掘金”,钢模产业作为当地重点优势板块,正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从32米到48米的大跨度免支护施工,数控激光设备普及带动效率和利润实现双提升。2024年,新华·文水钢模产业创新发展指数逆势上扬,达到2019年以来的最高点,文水钢模产业在科技研发与创新方面持续精进。
此外,文水还建有省级经济开发区——文水经济开发区,这里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0余户,已形成制造、光能、电力、化工等十大产业集群。
由新华指数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发展指数报告(2025)》显示,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从2021年的0.6亿元增至2024年的2.2亿元,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端化突破,企业效益显著提升。河北邢台南和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宠物粮生产基地之一,在2025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发展指数中,“南和指数”表现亮眼。
近年来,南和区宠物产业园区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打造集会展中心、生产基地、创业服务、商住贸易、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宠物嘉年华”,宠物食品加工产业升级成效显著。

图为2021-2024年南和宠物食品行业发展总指数
赛道抢位——“创新试验田”精准布局向“强”攻坚
报告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县域要立足于科技创新,释放创新驱动的原动力,积极培育县域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园区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试验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正在陕西的县域“展翅”:勉县成立县级无人机产业园和智慧城市无人机大数据工作站;榆林市到西安市的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成功首航;壶口瀑布、袁家村等景点开通了低空旅游服务……这些生动实践,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也为百姓生活增添了新体验。
2024年,合肥长丰县斩获“五个千亿”战绩:千亿GDP、千亿企业、千亿产业、千亿镇、两千亿规上工业总产值,其中,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贡献了长丰县80%左右的经济总量,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心脏”,正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长丰还将加快培育合成生物、细胞药物、智能网联、低碳技术等未来产业新动能,同时搭台招才、精准引才、用心留才,打好人才“组合拳”,赋能高质量发展。
江苏溧阳这个苏南县级市,2024年以动力电池为主的新能源产值达1515.3亿元,动力电池销量约占全国1/7……
图为在位于江苏常州溧阳的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进行电池生产。(新华社记者李博 摄)
构建智慧能源网,搭建“车能路云”“车船云”智能运载网,研发支撑低空飞行器续航能力的锂电池技术……依托动力电池产业先发优势,溧阳高新区正加快布局新一代电池,发力储能新赛道,向着“世界有影响的动力电池与储能产业科创中心”迈进,源源不断地贡献溧阳“动力”。
护绿兴产——“低碳先锋队”生态优先向“美”深耕
多地县域园区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深耕细作,勇当“低碳先锋队”。
作为浙江安吉经济发展核心引擎,近年来,安吉经济开发区勤做“加减乘法”,推进“两山”转化,绿色发展成色十足、特色鲜明。作为国家“绿色园区”,获得联合国“生态设计理念在工业领域应用”项目试点,推动安吉从欠发达县跻身2024年全国工业百强县74位、全国市县综合竞争实力百强55位。

图为2014-2024年安吉路网建设变化对比,从图中可看出,安吉的路网建设逐渐密集,基础设施完善支撑了绿色产业的腾飞。(来源:新华空间数据系统)
浙江乐清经济开发区加快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在循环化改造、产业低碳转型、绿色基建等多方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创新推出“碳画像五色图”“低碳码”,制定电力电气产品碳标签评价通则,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助力企业降碳增效与产业升级。
循环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实现方式和核心支柱。安徽阜阳界首从“破烂王”起家的循环经济模式,完美诠释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2024年,中国(界首)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指数达196.76点,四年间增长近一倍。
田营科技园隶属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再生铅绿色回收利用基地和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新能源生产基地,不仅实现了“进来一只旧电池,出去一只新电池”的闭合式循环经济产业链条,还逐步向锂电池、铅炭电池、石墨烯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产业链拓展。
未来,随着创新要素的持续集聚、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县域园区将书写更多产业转型的“破局”故事,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县域根基。(执笔:潘宇昕;参与调研:李昀翰、周晓苗、杨猛、赵阳、武海珠、彭春华、蒯文慧、高铭、陈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