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亚洲竞争力报告:贸易保护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4-09 10:27:00

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9日电 (记者罗江) 博鳌亚洲论坛8日发布的《亚洲竞争力2018年度报告》指出,得益于世界经济复苏和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亚洲经济体经济整体向好。报告同时提醒,贸易保护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反而会限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该报告对37个亚洲经济体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从综合竞争力排名看,“亚洲四小龙”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综合竞争力的排名与2016年度相同,仍分别位列第1至4位。中国排名连续5年稳居第9位。从经济增长潜力及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运行的健康状况看,中国的整体经济活力竞争力位列首位。中国综合得分受经济增速放缓有所下降,但近7%的增速带来可观的增量,对拉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仍较为重要。 

报告称,亚洲经济体经济跟随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整体向好。2017年,除朝鲜外,东亚区域其他各经济体经济整体趋稳向好,呈现较强复苏态势;受惠于外部投资和出口增长等因素,东盟跃升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东南亚各经济体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南亚、中亚、西亚、大洋洲多数国家以及俄罗斯经济也趋稳向好。 

“贸易保护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反而会限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亚洲开放型经济体需要规避陷入贸易保护的陷阱。”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说,过去20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年均增长6.8%,增幅高于其他地区。经验表明,亚洲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宽松的外部环境,外向型经济特征突出的小型经济体更是依赖与外围经济的联动发展。 

报告称,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增长中仍将处于重要地位,亚洲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仍然大于竞争,特别是亚洲各经济体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促使它们的经济互补性较强,开展互利合作将惠及各方。面对逆全球化的挑战,亚洲各经济体应继续坚持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关推荐
特稿|向世界传递“春之声”——从三场国际论坛看中国经济向“新”大势

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到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再到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工商界代表近距离观察中国,感受中国经济迸发的“新”意和活力,探讨全球经济的前行方向,共同聚焦发展,应对时代挑战。

博鳌亚洲论坛纵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与会嘉宾就如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探寻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展开探讨。其中,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释放产业创新发展活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三大焦点领域。

博鳌亚洲论坛|记者手记:博鳌,听“南方”潮起

近年来,“全球南方”日益成为热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和中国”“占全世界人口大多数”“大金砖”……在出席论坛的许多中外嘉宾眼中,这一热词蕴含卓然势头和多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