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发改委回应“一带一路”殖民主义论:带有浓厚历史偏见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4-19 10:52:56

发改委回应“一带一路”殖民主义论:带有浓厚历史偏见

图为4月18日,国家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来源:中国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表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都表达了对这一合作的真诚欢迎,所谓新殖民主义、造成债务负担、环境污染等,既没有道理,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严鹏程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政府本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面向全球提供的公共产品。站在不同的角度,出于不同的考虑,有些方面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可能会有所差异。我们了解的情况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都表达了对这一合作的真诚欢迎。所谓新殖民主义、造成债务负担、环境污染等,既没有道理,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严鹏程认为,“新殖民主义”的说法,是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观点和历史偏见的错误言论。“一带一路”既不是二战之后的马歇尔计划,也不是什么中国的图谋,我们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落到实处,打造国家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使“一带一路”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中国与有关国家的“一带一路”合作,是完全平等、共商对接、惠及民众的合作。据统计,中国目前已在沿线国家建设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吸引入区企业近3500家,累计投资270多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和大量税收。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等国际组织通过的决议,纳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内容,已充分说明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感召力。

严鹏程还表示,关于造成相关国家债务负担、环境污染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中国注重建设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体系,注重选择经济上具有可行性的项目,确保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中国明确提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开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扩大应对气候变化、防止荒漠化、保护生态多样性等领域合作,并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同时,中国政府明确要求,所有“走出去”企业在对外投资、工程施工中将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理念,都必须遵循当地法律和国际规则,积极履行环保等社会责任,切实保护当地环境。

相关推荐
格鲁吉亚总理:共建“一带一路”对格鲁吉亚具有重要意义

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10月22日在第五届第比利斯丝绸之路国际论坛期间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对格鲁吉亚具有重要意义。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格鲁吉亚的互联互通能力不断增强,对华经贸合作持续扩大。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