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对共建“一带一路”有了新理解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5-15 09:19:32

新华社科伦坡5月15日电(记者朱瑞卿、唐璐)远处的吹沙船正在作业,喷涌而出的黄沙好似在科伦坡港口施工现场架起一座金色桥梁。望着这番忙碌的景象,斯里兰卡工程师桑吉瓦·阿尔维斯想起了去年在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的情景。 

“当时,我在‘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上,分享了参与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建设的经历。一年前,不论是斯里兰卡政府还是民众,都对港口城项目的意义没有全面了解。现在,大家都意识到,这里承载着科伦坡的未来。在斯中双方共同努力下,港口城已初见雏形。”阿尔维斯在港口城施工现场办公室告诉记者。 

这座科伦坡的“未来之城”是中斯两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点合作项目,由斯里兰卡政府和中国港湾科伦坡港口城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港口城项目公司)联合开发,于2014年9月动工,整体开发时间约25年。 

作为港口城项目公司的机电经理,阿尔维斯骄傲地介绍着过去一年的项目进展。 

这一年是港口城项目填海造地的建设高峰期,土地吹填目前已经完成220万余平方米,超过计划吹填面积的80%。随着吹填阶段进入尾声,港口城项目即将进入市政设施建设阶段。阿尔维斯说,“港口城对于科伦坡乃至斯里兰卡整个国家的重要性愈发深入人心,如今不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给予了这个项目很大支持,我们的建设工作越来越顺利”。 

来自印度洋的季风使得科伦坡的天气有些阴晴不定,傍晚时分的天际线上重重地压着几朵乌云,似乎一场大雨呼之即来。而此时港口城项目现场依旧一片忙碌——运着石料的卡车来来往往,不远处的吊机正隆隆作响…… 

港口城项目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昊告诉记者,斯里兰卡西南季风给填海造地项目增添了不小的难度。去年11月底,一场百年一遇的热带气旋给正在施工中的防波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如此,承包商积极调动资源,加班加点修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使项目整体施工进展并没有受到影响。港口城建设正在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总体进度已经超过60%。” 

如今,不仅港口城的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中斯双方还已开始着手为港口城招商引资。 

今年4月,斯方批复了港口城控制性发展规划。据港口城项目公司规划部门介绍,这一规划对科伦坡港口城74块用地中每一块的使用性质、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具体指标做出了规定,同时对水电等市政配套提出了约束。未来开发商在科伦坡港口城内所有的开发建设行为都须符合这一规划。 

记者在港口城施工现场看到,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售地中心即将竣工,这里将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者了解港口城的窗口。港口城项目公司首席市场营销官梁皓茗介绍说,目前港口城项目已经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开展招商工作,10余家国际企业表示有兴趣投资港口城,今年下半年港口城将陆续和合作企业签署谅解备忘录。 

对于阿尔维斯来说,港口城这一年的快速发展让他对于中斯共建“一带一路”有了新的理解。“‘一带一路’合作的前提是彼此了解,只有真正了解了彼此的想法,才能携起手来共同搭建美好的明天。很高兴我们在港口城项目上做到了这点,相信未来经过斯中双方的共同努力,港口城将成为印度洋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阿尔维斯说。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新华丝路十周年:岁物丰成 再赴新程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第十个春秋,新华丝路——这个国家级“一带一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从破土而出的嫩苗成长为连接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回望十年前,新华丝路满怀共建“一带一路”的赤诚,开启了在广袤的亚欧非大陆乃至更远土地上编织信息纽带、点亮合作星火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