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亚洲任务:最小化贸易战的损害

    最大限度地降低贸易战对自身的损害,而不是积极推动结束这场争端将可能是大多数亚洲国家可以实现的最大成就。日本和欧盟发起了一些建设性举措(日本重启TPP与欧盟提议改革WTO),亚洲国家应对此提供支持。

    2018-12-11
  • 中国潜艇出现在印度洋背后的逻辑

    中国正加强其在印度洋海域的军事存在,这与中国在南亚地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密切相关。中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削弱了印度在这一地区的优势。印度应当与其他周边国家合作,并在西太平洋展现军事力量以遏制中国。

    2018-12-10
  • 发展中国家需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做好准备

    随着科技发展,发达国家将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区块链及3D打印等技术运用到生产之中,这将极大地压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并导致制造业回流至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应对技术革新对其造成的冲击。

    2018-12-10
  • 印度水泥业技术革新帮助其实现气候目标

    印度政府只需要提供初始补贴帮助其建立设施,将各类废料转化为燃料,水泥业就会主动使用这些替代燃料。这将有助于印度减少污染并降低水泥业的成本。

    2018-12-07
  • 第二轮制裁对伊朗和全球石油市场的影响

    美国对伊朗的第二轮制裁始于2018年11月初,特朗普称这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制裁”。目前的制裁措施意在扰乱石油市场,而石油市场是伊朗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制裁的有效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伊朗从石油中获得的收入。

    2018-12-07
  • G20峰会十周年:发挥更强的多边作用

    现在是G20在多边贸易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时候了。G20是一个政府间协商机制,而不是一个拥有专门秘书处的正式组织。因此,G20应进一步考虑建立常设秘书处,否则它将难以摆脱弱势组织的形象。

    2018-12-07
  • G20峰会:中美贸易战结束?

    G20能否继续坚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多边主义,将受到即将到来的中美贸易谈判结果的影响。中美新商定的贸易谈判可能在未来90天中陷入僵局。

    2018-12-07
  • 印度城市化与韩印经济合作

    本文研究了印度的城市化政策,并分析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些研究,本文提出了韩国与印度城市发展合作的政治方向和任务。

    2018-12-07
  • 可持续发展目标、贸易和软实力可驱动中印关系

    尽管中印关系复杂多变,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性,以及贸易和软实力有助于中印两国在未来建立更加密切的发展伙伴关系。

    2018-12-07
  • 巴基斯坦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

    通过增值、税收、贸易和就业的形式,版权产业为巴基斯坦国民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重点介绍了巴基斯坦的核心和非核心版权产业。

    2018-12-06
  • 印度与马尔代夫:重归于好?

    在前任总统亚明治下,马尔代夫似乎正在远离印度,进入中国轨道。随着马尔代夫新总统萨利赫上台,该国似乎已准备好与印度重归于好。

    2018-12-06
  • 德国政治分歧将影响中东

    德国两党政治中心主义的衰落预示着重大变化即将到来,这对德国自身及其他国家均是如此。德国的政治话语现在围绕着中东的地区问题,该国的政治趋势可能对中东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2018-12-06
  • 自由经济秩序与美国国际地位

    作者强调,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话语权正在逐渐增加,美国必须接受现实,而不是试图根据美国的需求塑造国际秩序。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战及拒绝现有全球经济秩序对美国和全球经济是有害的。

    2018-12-06
  • 巴基斯坦新总理执政100天

    伊姆兰·汗与正义运动党在许多问题上摇摆不定显示,他们正处于困境之中。在国内方面,虽然安全问题有所缓解,但巴基斯坦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并向外界寻求帮助。

    2018-12-06
  • 中国的数字化及其对中韩经济合作的启示

    中国正在经历新一轮数字化浪潮。本文确定了中国-韩国数字化的互补性,并为两国的数字化合作提供了政策建议,以实现两国以质为本和创新型的经济增长。

    2018-12-05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