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有全球科技发展重要“风向标”之称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因新冠疫情影响未能正常举办。不过,技术变革不会因疫情而停滞,今年重新在巴塞罗那会展中心举行的大会展示了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24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伊拉克问题公开会上发言时表示,中方将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支持伊拉克实现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双方将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深化中国同欧亚经济联盟各领域务实合作。提高亚太地区和欧亚地区互联互通水平。双方愿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大欧亚伙伴关系”建设并行不悖、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组织发展及双多边经济一体化进程,造福欧亚大陆各国人民。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积极履行环境责任,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深耕绿色市场,自觉保护、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助力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开发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的重要举措。
“2021·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6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推进可持续发展 共建美好世界”为主题,相关部门领导、国内知名企业代表、智库专家、媒体记者近100人参与论坛活动。
近日,有外国智库发文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只向相关合作国家输出碳排放,并没有给后者带来真正发展。对此,埃及埃中商会秘书长迪亚·赫尔米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条分缕析驳斥了相关荒谬论断。
为期两天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11月29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开幕。
中国驻巴西大使杨万明日前在线上举行的中国-巴西生物技术、农业和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致辞时表示,农业作为同绿色低碳发展关联最紧密的行业之一,将助推中巴双边务实合作朝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升级,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
英国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傅晓岚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创新领域成果引人注目,实践经验可供其他国家学习借鉴,国际社会应加强创新合作以应对挑战,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这一重要事件,让我们有机会回顾过去50年中国对联合国事业以及维护多边主义作出的贡献。
202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11月11日在新西兰奥克兰开幕,与会人士围绕疫后经济复苏、数字及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202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11日在新西兰奥克兰开幕,与会人士围绕疫后经济复苏、数字及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近日,江苏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宣布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制造企业,赛拉弗将联合组织各方展开深度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负责任的商业行动,共同助力可持续发展。
进博会不但是展示创新科技的舞台,也是促进合作交流的平台。过去三年,ABB在进博会展台累计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个政府代表团,并与近70家客户签署了合作协议,推动联合创新,更紧密地贴近本地客户需求,服务于各行业转型发展。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10月14日至16日召开。本次大会聚焦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所有交通运输方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全球实现可持续交通提供具体解决方案,以帮助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目标。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6日在纽约举行的第76届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支持几内亚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所作的发言,强调团结合作是应对当前这场危机的唯一选择。
科学家借助地球大数据技术进行指标监测与评估后发现,2015年至2020年间我国红树林面积净增长16%,近10年来我国以及全球生态系统自然碳汇能力呈现明显增加趋势。
显示 540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同江铁路口岸运量突破1400万吨
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