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作为上合组织峰会在津首场配套活动,上合组织成员国投资促进工作组第九次会议在天津召开,同期举办中国—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
中国充分发挥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领域优势,运用中国技术、提供中国产品、分享中国经验,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蓬勃发展,为当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年会暨布鲁塞尔峰会1月14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峰会主题为“绿色设计·构建可持续未来”。
本文探讨了政策如何加强场内清洁能源和清洁电力采购在工业中的广泛采用,重点关注两个关键领域:升级工业储能和扩大绿色电力消费。
“一带一路”绿色债券市场正在发展,但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总体投资水平相比,规模仍然相对较小。
近日,300多位行业专家、学者来到广西桂林这座国际旅游城市,在这里体验传统环境敏感型的纺织业与山水、人文、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融合路径,共同探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跨境产业链重塑中的引领作用。
2024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奖活动10月31日在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举办。
9月26日,海上丝路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工作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宣布海洋空间规划国际合作联盟建设启动。
突尼斯总理马杜里9月24日宣布,该国正在制定一项新的能源发展政策,以减少当前能源赤字,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9月2日,由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等机构共同举办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利用地球大数据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力建设培训班”在京开幕。
近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沙特阿拉伯库巴市举办了一场沙滩清理活动。参与者们在海滩上捡拾垃圾、分类废弃物,并向周围群众开展环境宣传,加强了企业与当地社区的联系,体现了中国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
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吉拉尼日前在伊斯兰堡说,中巴经济走廊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优先考虑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巴发展带来变革。
印太海洋资源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可以利用印太地区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并推广管理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金融工具。
如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样板?在6月15日举行的“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会议”上,百余位来自海内外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组织代表齐聚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为世界地质公园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过去十年,非洲各地开设了十余所鲁班工坊,彰显了中国致力于与非洲大陆分享职业教育经验。这些学校与其他众多中非人才建设合作项目一道,为推动该地区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5月6日,博鳌亚洲论坛利雅得会议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大会主题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能源转型”。
近几十年来,亚太地区在减贫和减少饥饿方面取得稳步进展。这一发展的影响在粮食安全提高、营养不良发生率降低,健康和福祉改善等方面体现明显。
“一带一路”倡议吸纳青年,坚持绿色投资原则,注重环境保护,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树立了典范。随着各国在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下团结起来,“一带一路”倡议为建设一个具有复原力和环保意识的世界铺平了道路。
11月11日,首届“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Young Scientist SDGs Award)颁奖典礼在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举行,全球三位青年科学家获奖。
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9日在德国慕尼黑宣布,将2023年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授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以表彰他在推动全球交通电动化和能源革命进程中的卓越贡献。
显示 39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