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理事会通过的关于2023年波罗的海捕鱼计划的提案正式生效。该提案确定了在该海域可捕获的主要商业鱼类的最大量。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拥有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路径,但都处于绿色发展转型关键阶段。对共同的可持续发展愿景的追求,推动中阿朝着更加清洁、绿色、低碳的方向携手前行。中阿不断深化相关领域合作,惠及中阿人民。
12月11日,国际展望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线上成功举行。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出席或委托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全球主席团、全球顾问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全球伙伴计划等方面的成员代表列席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国际展望联合会新一届领导层。
11月27日,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论坛延续“开放、信任、合作”主题,设置主论坛、世界数字经济论坛以及16场分论坛,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近日,巴拿马运河2022年至2023年“邮轮季”正式启动。巴拿马运河管理局预计,未来几个月将有超过200艘邮轮经巴拿马运河过境,从而吸引更多游客游览巴拿马,了解该国的多元文化。巴拿马学者阿尔巴诺·阿吉拉尔表示:“预计今年大型船只过境数量将创历史新高,这有助于推动巴拿马旅游业复苏。”
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瑞士)负责人21日表示,过去十年,中国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11月20日,在昆明举行的首届“一带一路”供应链峰会上,33家中外企业完成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签约,将共同打造新模式驱动、数字化支撑、科技化赋能的高质量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办前夕,泰国外交部国际经济事务司司长奇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对亚太地区经济增长以及今后发展方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正成为亚太地区的榜样。
绿色低碳、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等生产及消费理念体现在第五届进博会的众多展区,彰显未来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的生活方式。
到2050年,世界人口估计将增长到97亿,粮食安全和可持续性对于克服饥饿和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由中国国家税务总局主办的金砖国家税务局长会议近日以视频方式举行。中国、南非、巴西、俄罗斯、印度五国税务局长和官员,以及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洲税收管理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代表参加会议。
25日,新开发银行与中国财政部合作举办了主题为“扩大发展融资,实现可持续未来”的研讨会,深入讨论了新开发银行2022-2026年总体战略。
德国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24日在慕尼黑会展中心开幕,重点聚焦行业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
2015年,联合国呼吁采取普遍行动,从而消除贫困,关爱地球,以及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和前景,体现在作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一部分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到通过。 用15年时间实施变革,以帮助我们实现一个更可持续的世界,而机器人技术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作为全球绿色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正在稳步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北京始终遵循多边协商、共同贡献的原则,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
“中国已经成为汉高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我们的全球业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汉高集团副总裁荣杰日前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市场的开放性和巨大潜力为汉高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公司在中国持续投资数十年,实现了与中国市场共同发展。
近年来,各国均结合本国自然资源条件,更新发展理念,利用科技创新,不断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9月20日上午,在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农业科技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全球数位专家共同探讨了智慧农业发展问题。
在关于“农业科技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议题的分论坛上,受邀出席的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BRIN)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评估主任杜迪·伊斯坎德尔博士(Dudi Iskandar),从智慧农业的角度出发,对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议题做了分享。
联合国和平发展信托基金近日发布的《“一带一路”倡议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进展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有着协同互补效应。
2022年世界文化政策与可持续发展会议于9月28日至30日在墨西哥城举行。本次大会是1982年墨西哥城(墨西哥)第一届世界文化政策会议40年后,以及1998年斯德哥尔摩(瑞典)世界文化政策与发展会议24年后再次举行的世界文化政策会议。
显示 408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