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深化同各国在卫生健康领域交流合作,与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卫生合作协议,以实际行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为推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60年来,一批批中国援外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铸就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世界贸易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于6月12日至17日在瑞士日内瓦成功举行。会议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其中就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达成部长决定备受瞩目。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2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为决定的达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谈判关键时刻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展现了大国担当。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传播速度加快,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外交场合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持续注入中国动力。
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28日在瑞士日内瓦落幕。会议期间,多国人士积极评价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认为中国践行承诺,为推动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致贺信。
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深化中医药交流合作、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日前出台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为如何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1年,面对世纪疫情的延宕反复,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亲力亲为,以视频、电话、书信等方式,密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抗疫“云外交”,彰显了大国领袖的天下胸怀,践行了为国为民的使命担当。
11月16日,在第十四届中国一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上,围绕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拉经贸、基础设施、金融等各领域,中国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工商界代表达成一致,共同发布了《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工商界重庆倡议》。
当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医学合作、联合抗疫是历史的延续,是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互信合作历史精神的再现,疫情期间中国医疗机构与中亚同行的交流为双方发展长期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中国为什么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有关进展如何?中国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3月19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田林回答了记者提问。
进一步加强战略对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以重大合作项目为牵引,推动中白合作走深走实,实现两国共同发展繁荣。
来自中国、意大利、瑞士、苏丹、日本、澳大利亚、巴西、新加坡等国的专家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分享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经验,呼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习近平强调,要继续履行国际义务,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埃及病毒学专家、埃及免疫学会成员马格迪·巴德兰日前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令他印象深刻,这一理念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更彰显出珍贵价值。
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560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135万,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疫情反复、资源告急……2020年渐至尾声,而新冠阴霾依然笼罩全球。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给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带来重大冲击。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吞噬生命,冲击经济。值此人类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以视频方式召开。中国提出了团结抗疫的主张,宣布支持抗疫的实际举措,发出携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倡议,为全球抗疫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
显示 18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