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海洋的过度开发时,海洋在粮食和营养安全以及数百万人,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民众生计方面的作用常常被忽视。作者呼吁国际合作的参与者在政策中更多地关注渔业,并以更坚决的方式应对该部门面临的挑战。
中国大陆的电商直播正在蓬勃发展。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超1.2万亿元。总部位于上海的艾瑞咨询称,预计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超过4.9万亿元。
中国的企业富豪不再进行轰动的交易,经常被解读成中国经济停止了海外扩张,然而这种观点绝对不正确。事实上,中国企业变得更有纪律性。它们不再购买国外的足球队和摩天大楼,而是进行一些不引人关注的小型并购。也有很多企业试图凭自己的力量进入外国市场,而不是依靠并购。
2022年可能看起来有点儿像是“回到未来”的情景。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名为“2022年的世界”系列文章从疫情、经济、气候和能源、科技、危机、选举以及去全球化等各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调研和预测。
作者认为,2022年,西方主要央行与东方国家央行之间的货币政策将出现巨大分歧。这种货币政策脱钩会产生重要影响——即西方退出货币刺激措施导致融资成本增加,可能进一步减缓经济增长。
美国总统拜登的气候特使约翰·克里一直在向银行和金融机构施压,要求它们减少对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承诺,并加入净零银行联盟,这将削弱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增加产量的能力。
十多年来,中国保险公司一直支持拉美地区“一带一路”倡议项目开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率先为中国在拉美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保险。虽然中国公司仍然专注于支持拉美地区“一带一路”倡议,但早期迹象表明,这些公司对寿险和其他非寿险市场的兴趣日益浓厚。
德尔塔变异株感染病例在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很高,而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数也呈指数增长。欧洲各国政府如何应对?欧洲下一轮疫情限制措施会产生什么影响?经济影响绝不是这些限制的唯一影响,但它是一个重要影响。
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两年,中国政府正在形成新的发展构想。实现这一构想的条件极为苛刻,也就是说,这个人口大国要达到目前中等收入国家中排名靠前国家的水平,还要在少子化、高龄化与收入差距加剧的背景下,从美中战略竞争与全球大流行中突围。
意大利2019年决定与中国签署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谅解备忘录,在国内外引发热议。意大利通过政治支持中国的旗舰外交政策倡议这一捷径来提升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被认为是天赐良机或严重的战略威胁。两年多过去了,大多数担忧,尤其是关于基础设施的担忧,都被证明是没有根据的。
本政策简报首先讨论了斯里兰卡负债的可能原因,同时评估了国内和外部因素。其次,它研究了替代合作伙伴通过在该国投资可能产生的有益影响。再次,它列举了从斯里兰卡的经验中吸取的教训,以及中小国家如何避免陷入类似境地。最后,它为欧盟提供了一套政策建议。
随着2021年2月马里奥·德拉吉宣誓就职意大利总统,意大利完成轨道转变,与此前对中国的开放保持距离。但很明显,意大利与中国有着广泛的经济利益。
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显然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加速阶段。美国、中国、欧盟和日本以不同方式将国家安全等同于经济安全。这让加拿大在这个政策空间中面临着潜在的艰难权衡。经济安全需要融入加拿大国家安全考虑,但要以一种微妙方式。需要明确区分国家安全的经济维度和经济政策的安全维度。
2022年,德国经济可能会增长4%,低于3个月前预期的5.1%。预计2023年德国经济将增长3.3%(秋季时的预测值为2.3%),2021年经济将增长2.6%。通胀暂时仍将居高不下,是因为供应瓶颈不断增加制造成本,收紧消费品供应。
对于2023年,作者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8%小幅上调至4.0%。通胀被认为已经见顶,因为能源部分对整体通胀的贡献预计将在未来大幅下降。尽管如此,鉴于供应持续受限,预计价格的上行压力将持续存在,通胀率可能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
在美国,技术创新传统上集中在旧金山湾区和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等地区。加强这种集中程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风险投资公司的范围。然而,大大小小公司、实验室和大学的新活动,以及风险投资行业本身不断变化的机会,正在改变美国创新资金的地理分布。扩大这个网络是美国创新更新的关键因素。
对国防工业基地(DIB)财务偿付能力和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供应链稳定性的担忧促使美国政府和国防部(DoD)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出政策调整和进行投资以对国防工业基地给予支持。国防工业基地是美国一个专注于国防工业技术发展的大规模研究机构,专注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支持国防安全需要。
新加坡贸工部长周二说,随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新加坡企业将享受到从节约成本到扩大市场准入的一系列益处。
由15个亚太国家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已于1月1日生效,以期在疫情中刺激经济复苏。该协定萌芽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内部,中国因其经济规模庞大在该协议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情况显然并不利于没有加入RCEP的美国。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促进亚洲的区域贸易。对许多德国企业而言,它增加了来自日本和韩国的竞争压力,但也提供了新机遇。
显示 12819 条中的 3741 到 3760 条结果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潮涌新疆70年 丝路新程:立体通道联通亚欧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