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一个多极世界,美国仍是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的最大股东,其政策转变将对机构和市场产生影响。现有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也为金砖合作机制等非西方主导的平台提供了机会。
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相互征收巨额关税,将大幅削弱双边贸易。这种中断无疑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全面影响,若持续下去,大豆和锂离子蓄电池市场将直接受到冲击。
冷静的政策制定者应该重申贸易合作,以此回应特朗普所谓的“解放”宣言。启动世贸组织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将使市场确信,未来将是稳定而非动荡的。
美国近期宣布的对等关税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不确定性。随着股市暴跌和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没有哪个行业能免于波动,清洁能源也不例外。
作者建议美韩政策制定者抵制零和框架,在相互投资能创造共同韧性的领域加倍投入。
用不到两年的时间设计出新款车,随后是快速生产和推向市场,十分年轻的中国汽车制造业设立了新的标准。
欧盟领导人应与二十国集团和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接触,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对世贸组织所体现的开放和基于规则的贸易的承诺,强调不会走美国的保护主义道路,并将避免设立新的贸易和投资壁垒,尊重世贸组织规则。
近年来,全球经济面临从地缘政治分裂到技术变革等无数考验和挑战。近几个月,世界经济论坛采访了公共和私营部门的首席经济学家,探讨哪些长期趋势将改变全球经济。
本文分析了特朗普关税如何破坏东盟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稳定,以及为何这为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打开了大门。
作者认为,美国不应对中亚地区所能提供的资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应该从离美国更近、拥有成熟的矿产出口产业的盟国开始入手。
在亚洲,贸易继续向前发展。各国政府不仅在谈判和升级各种自由贸易协定,还越来越有兴趣致力于促成一系列合作,以管理跨境数字贸易。
德国可以借鉴中国的务实做法,更多地关注伙伴国的需求和优先事项,并更快地提出包括促进经济发展等更具吸引力的提议。
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前沿的发展进步同深厚传统的动态交融。
另一个重要的三角关系已登场:中国-欧盟-印度关系。印度和欧盟领导人正在加强关系。双方都视中国为强大的经济和安全对手,同时视美国为重要的安全伙伴。
中国政府2015年5月出台“中国制造2025”政策。中国划定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10个重点领域,举国上下努力推动提高技术和生产力。
中巴经济走廊的经济效益已突破交通基建领域。通过接入新疆可再生能源网络,巴基斯坦有效优化了本国能源结构;依托人工智能研发与产业园区建设,走廊正推动巴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这种技术赋能不仅吸引外资持续涌入,更提升了本土制造业水平,为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与服务注入新动能。
越南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与中国、老挝及柬埔寨保持良好关系。作为与越南存在深厚历史渊源和政治联系的陆上邻国,这三国的态度对越南的领土完整、经济繁荣与政权安全具有战略性影响。湄公河正是维系越南与这些邻国关系的天然纽带。
中美贸易争端迅速升级,但与2018年的贸易争端相比,中国此次准备更充分。
美国国会应该赋予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更好地与平台合作的工具和权力,同时对不太合作的平台采取执法行动。
香港业界精英表示,美国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费所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使用秘鲁港口进入拉美市场来缓解,并警告说征收港口费只会造成损害。
显示 1251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