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15个亚太经济体组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一由中国支持的协议不包括美国。在华盛顿参与亚洲事务受到质疑之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可能会更坚定地巩固中国作为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经济伙伴的地位,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塑造该地区贸易规则方面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和其他14个国家已同意建立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涵盖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经济活动。许多亚洲人希望,该协议将有助于加快各国从疫情冲击中复苏的步伐。该协议具有强大的象征意义,表明在特朗普推出“美国优先”政策近四年后,亚洲仍致力于通过多国努力实现更自由的贸易。
经过八年谈判,中国和日本、新西兰、缅甸等14个国家11月15日正式签署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之一。这个由北京方面设计的协定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平衡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11月15日,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在内的亚太国家签署全球最大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涵盖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该协定的支持者表示,通过降低关税、用共同的原产地规则加强供应链,以及编纂新的电子商务规则,该协定将对受疫情削弱的经济体形成支撑。
中国电商企业大促销的“双十一”活动于11月11日结束。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的成交额换算成日元接近8万亿日元,与排名第二的京东集团加起来约12万亿日元。资生堂和花王等日本企业也在此次活动中销量良好,“双十一”已成为一大商战。在从疫情中复苏的中国市场,电商所占的比重在增加。
尽管德国公共预算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前显示有大量盈余,但相对于经济产出,收入和支出都显著增加。作者目前将预算盈余视为应对严重危机的财政政策的优先目标。因此,面对经济复苏,德国联邦政府应考虑公司的股权状况和地方当局的财政资源。
美国和欧元区经济体遭受的疫情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具体来说,2020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收缩超过30%,而同期欧元区经济收缩超过10%。但是,在失业率方面,经济冲击在两个经济体之间没有得到同样的反映。2020年第二季度美国失业率达到13%,而整个欧元区的失业率则基本不变。面对疫情冲击,可以说欧元区经济被证实更具韧性吗?
世界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和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损失。美国当选总统乔·拜登应该呼吁2021年初在罗马召开紧急会议,由G20轮值主席国意大利主持。
在当前国际秩序中,经济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因此,审查外国投资具有新的重要意义。随着流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加,重要的是,要记住,印度各邦是主要接收国。因此,当中高风险级别的外国直接投资交易达成时,邦政府在监测后续安全风险方面可以发挥关键的、前瞻性作用。
今天的美国需要“良好的政府”。正如明治维新通过把日本年轻人派到全世界学习良好治理从而为日本经济带来非凡表现一样,美国也可以做同样的事。简言之,以谦卑之心而不是狂妄自大,美国可以向世界学习。
在日本,智能手机用充电宝的租赁服务不断普及,在车站和便利店看到共享充电宝设备的机会增加。但这对曾长期在中国生活的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这毫不令人意外,因为日本走在前面的初创企业移植了中国的商业模式。
尼日利亚前财政部长恩戈齐·奥孔约·伊维拉博士当选为世界贸易组织新任总干事。她的当选是一个里程碑。她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5年来首位非洲女性总干事。尽管特朗普政府对世界贸易组织持敌意,但她的任命表明,互信和包容性伙伴关系对推进包容性贸易体系至关重要。
拜登政府对非洲的态度将取决于政策,但也取决于谁会进入他的内阁,担任高级职位。至于政策,竞选团队发布“拜登-哈里斯移民议程”。它提供了拜登政府可能关注的非洲事务的大致轮廓。
2020年,中国已崛起为全球主要强国。彭博社经济部预测,到203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或许也将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政治角色。中国的崛起不过是已然开始并将在今后几十年加速的一个更宏大转变的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分析师认为,美国无需期待总统换届选举,值得期待的只有“代际更新”。无论谁在大选中获胜,美国目前奉行的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高关税的现状都会延续下去。
对于拜登来说,当务之急是控制疫情,这将转化为更多消费和投资。拜登强调,他不仅想复苏美国经济,还希望利用危机来重建经济。为进一步刺激经济,拜登希望增加对失业者的支持,提高最低工资,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并进行包括住房和交通运输在内的大规模公共投资。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疏远和网络连接加速的情况下,紧张的国家财政和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凸显了对数字经济这个不断增长的蛋糕征税的潜力。
英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国家之一。英国离开欧盟后,英国作为经济和地缘政治领导力量的地位依赖于其航运业。英国的海事部门广泛,不仅包括航运和港口,还包括休闲、海军工程和伦敦金融城的海事业务服务。作为国际海事组织的东道主,英国在巩固其作为全球海事政策思想领袖的地位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中国制造商的境遇与今年初相比明显好转。中国工业腹地今年第一季度趋于瘫痪,当时疫情大肆蔓延,造成企业破产、大规模裁员,中国也首次正式宣布经济收缩。 但中国相对迅速地控制住了疫情,使工厂及时恢复生机。现在,随着西方国家重新实施封锁,中国工厂正非常吃力地应对海外订单。
本文探讨美国政策制定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时代以及疫情过后可预见的未来应该如何评估财政政策。作者认为,在当今的经济现实中,负责任财政政策的最佳体现可能是政府致力于提高生产力、增强金融安全、扩大机会和壮大工人力量;保障收入,减少不平等;保护经济不受可能发生的金融、气候和公共卫生危机的影响。
显示 12815 条中的 5381 到 5400 条结果
潮涌新疆70年 丝路新程:立体通道联通亚欧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
敦煌文博会展现多彩丝路文化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