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建议各国政府同意公布包含公共部门义务的公私合作协议,并建议私营发电项目资方也同意遵守最低披露标准。目标是为更好的实践创造激励,改善电力部门治理,降低交易成本,并最终为人们和企业提供更廉价和更可靠的电力。
美国历史上曾面临过几次极端高温,但未来30年的气候变化可能会使这些事件更加频繁、广泛和严重。极端高温的经济和社会后果是普遍的。本文量化在当前和未来可能情况下,高温对美国社会经济的一些可能影响。
气候危机来了。由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正变得越来越频繁,破坏性和代价也越来越大。森林大火、飓风、洪水对已经处于气候脆弱状态的社区造成损害,这些损害无法在下一次灾难来临之前完全恢复。科学表明,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今年夏天卷土重来的新冠疫情正在使全球经济复苏放慢速度,因为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传播扰乱了加快复工、复产和复课的努力。
本文重点是研究影响纳入综合资源计划中太阳能数量的关键问题,以及这些计划如何影响客户的清洁能源目标。本文旨在提高大型客户、公用事业公司和监管机构对目前在公用事业综合资源计划中限制太阳能使用障碍的认识。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新业务和现有业务向在线交易的长期转变。2020年新业务蓬勃发展,基于网络的新零售业务应用程序的兴起尤为突出。技术支持服务的兴起使开展新业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
本文考察智利如何培养未来具有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劳动力,以保持其作为拉丁美洲高收入国家之一的地位。为实现这一目标,智利教育部设计了国家数字语言计划,为学生在日益数字化的全球经济中竞争作好准备。现在,在实施这个计划的早期阶段,智利政府寻求在未来几年增加学习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思维的学生数量。
2020年官方公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死亡人数接近200万人,并在2021年继续快速上升。以购买力平价衡量,2020年世界经济活动下降3.3%,这是和平时期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下降。虽然这场危机影响整个世界经济,但在世界各地影响非常不均衡。
越来越多私营银行承诺到2050年将其投资组合转向净零排放,以符合《巴黎协定》的目标——鉴于它们在塑造和推进包容性、可持续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可喜的趋势。本文探讨银行在客户参与、产品和服务方面需要进行的变革和创新。这两个商业模式元素将是实现与《巴黎协定》目标的核心。
虽然执政的共产党开展全面行业整治,导致中国公司巨头市值蒸发3万亿美元,但是全球重量级投资公司仍然不离不弃。
疫情对城市的确切影响很难预测。尽管如此,决策者、技术专家和城市规划专家都渴望抓住这个机会,重新构想更具恢复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考虑到智慧城市在解决复杂城市问题方面的潜力,智慧城市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也就不足为奇。
正如拜登政府和其他政策制定者所说的那样,投资于清洁技术和设备升级可以创造数百万就业机会,并促进美国工业发展,这是最近美国联邦政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挑战在于,仍然很难精确衡量与气候相关的成本和收益。
来自亚洲和非洲的新证据表明,数字技术有望通过提高效率、增强可追溯性、减少假冒产品,以及改善农民获得产出、投入和金融市场的机会,大幅提高小农生产率和收入。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中小型企业往往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企业,特别是在农业和供水系统部门。中小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不可或缺,因为它们占撒哈拉以南非洲私营部门的大部分。
从2005年到2018年,美国能源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2%,但全国平均水平掩盖了各州表现的巨大差异。一些州排放量大幅下降,另一些州排放量几乎没有变化,甚至有所增加。如何解释这种差异?政策制定者可以从各州减少排放中学到什么?
中国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随着中国调整能源战略,其国有石油公司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迄今为止,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尚未宣布重大战略变化,但正在采取措施与国家目标保持一致,包括改善信息披露、新气候和净零承诺,以及在低碳能源领域的新投资。
虽然美国政府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美国对华关系的现实,但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否明白与中国展开大国竞争的含义。技术是新竞争的核心,而美国决策者依靠的是一种成熟、经过时间检验——可惜很过时——的战略视角。
近期,第一个集装箱的混合稀土碳酸盐被从美国运往爱沙尼亚以进一步加工,这标志着美欧稀土供应链的推出迈出了重要一步,该供应链旨在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据预测,到2030年,在轨运行的卫星可能多达10万颗。这些卫星——以及用以发射它们的发射服务——是全球太空经济最显眼的部分。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年收入将从目前的4000亿美元增长至1万亿美元。
本文强调为什么政府应该将表现不佳的公共农业补贴重新投资于土地修复。来自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证据表明,对农林复合和森林牧场等低碳农业技术的补贴可以改善粮食安全和农村收入,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脆弱生态系统。
显示 4984 条中的 2981 到 300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