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印度人口总量超过中国,但中国在未来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仍会保持经济领先地位,因为中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更高且参与度更高。
美国面临一项挑战,即在中美相互竞争的形势下,确保经济能够满足国家需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对中美竞争进行了经济和制度分析。
在本文中,作者研究了中国对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这类关键专用半导体的投资。
在适量投资、持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充分关注的支持下,非洲大陆不仅是全球游戏产业的参与者,更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引擎,使非洲游戏产业取得显著发展。
作者强调,尽管当前欧美关系面临挑战,但仍需全面评估跨大西洋合作对巩固欧洲能源安全的积极作用。
本文对大约20年来中国在印尼由国家主导的发展融资与私人外国直接投资所涉及的资金、关系以及成果进行评估。
美国国会已批准在未来5年内拨款200亿美元,用于资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技术、创新与合作部(TIP),但立法者实际拨出的资金仅为4.1亿美元。
本文探讨了电动汽车和电池是如何被推向大规模商业化的,分享了对全球主要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工厂的追踪分析。
欧洲需要在2025年构建起独立的战略框架以应对贸易和技术问题,同时摆脱美国影响并避免内部分裂。
得益于国内支持和全球趋势,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东盟市场迅速崛起。
作者建议美国和哈萨克斯坦采取三个步骤来加强稀土合作。
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制造的混乱促使其他地区(尤其是欧盟)将目光投向美国以外,在数字产品和服务方面寻求自主权。
尽管美国和欧洲在技术方面具有优势,但在中亚地区要提供一个能与俄罗斯和中国抗衡的可行替代方案,仍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在哥伦比亚的进展意义重大,涵盖广泛的商业、政府和其他活动。这更多地源于中国企业与哥伦比亚私营部门深化合作。
中国的海外工业园区近半数分布于亚洲,其余主要位于非洲和欧洲。多元化综合园区和农业发展园区构成中国海外工业园区的主体。
东地中海地区处在能源发展的关键转折点。该地区地处重要的地缘政治要冲,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战略意义,有潜力成为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引领者,也有机会加强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
文章分析称,中国的经济战略正推动全球影响力从美国向中国转移。美国试图反击,而其盟友则被迫直面战略抉择:如何重构自身以适应新时代的地缘格局。
5月30日,中国牵头成立国际调解院,这是一个专注于争议调解的新的国际组织。
日益增强的民族自豪感和支持本国企业的意愿令上述势头愈加红火。如果说本世纪的头15年或20年可以被视作中国消费模式的西化阶段,那么如今,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已逐步站稳脚跟。
印度可以选择性地在非敏感、高增长领域(例如制药和加工农产品)与中国开展贸易。这样做能创造互惠互利的经济效益。
显示 4929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