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电缆承载着全球超过99%的互联网流量和每日10万亿美元的金融交易。它们是洲际通信和商业的隐形动脉,是互联网的物理体现。
本文探讨了中国不断发展的经济反胁迫战略,认为中国已发展出一套连贯有效的体系来阻止第三方的经济胁迫。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14日在北京闭幕,会期内在建筑、信息技术和金融等领域达成了900多项成果。
认识到预测极端天气的难度,中国已转向利用人工智能来帮助气象学家提高预测准确性。
随着人们对美国继续管理全球经济的能力的信心减弱,亚太地区需要新的领导形式。如果该地区各经济体希望重新获得主动权,它们必须优先考虑区域和跨区域合作,建立平行的经济和安全韧性结构。
为推动负责任的发展,非洲的人工智能创新应充分考虑本地限制与机遇,将发展根植于现实基础,并推广基于证据的实践方法。
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为美国及其合作伙伴提供战略和经济机会。
美国希望确保供应链安全并振兴国内制造业,但在矿物方面,美国仍在追赶,而且使用的策略并不总是正确。
国际开发金融公司是美国现有为数不多可与中国竞争的工具之一,必须予以保留和保护。美国国会有机会在10月6日授权到期前对该公司运作进行微调,以助其取得更大成效。
印度尼西亚和秘鲁于8月11日签署了一项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双方均表示该协定将加强双边贸易与投资。
从长远来看,向中国出售人工智能芯片并不会使中国持久依赖于美国的技术生态系统。
虽然美国与阿曼的双边贸易额远低于美国与阿联酋等国,但长期的经济与地缘政治趋势正为美国企业在阿曼的拓展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在国防和能源投资领域。
20多年来,以债务驱动的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的增长模式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非洲拥有丰富的绿色矿产资源,不仅是全球脱碳议程的参与者,更是其核心推动者。尽管过去十年间取得了一定进展,非洲仍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对原材料出口的依赖既制约了包容性经济增长,也阻碍了实现经济多元化所必需的结构转型。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在华经营的美国公司感受到了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但相当一部分仍计划在今年扩大投资,这既是为了继续从中国市场获利,也是由于它们需要靠在华业务来保持全球竞争力。
中国成为中亚国家的主要投资者和贸易伙伴已有大约25年时间。过去两年里,中国在中亚国家发起新一轮投资,涉及各种领域。
文章概述了11个东南亚国家(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和越南)近期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进展。
文章通过审视印尼与中国日益紧密复杂的合作关系,探讨印尼不断演变的能源转型策略。
美国正投入大量资金和能源,急于在人工智能的下一个进化飞跃中超越中国。而中国则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赛道。相比之下,中国似乎更倾向于让科技产业突出应用导向,打造实用的低成本工具,旨在提升效率且易于推广。
本文旨在详述中国企业在墨西哥汽车业的关键进展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同时,还探讨了中国企业的经济参与对墨西哥产生的影响。
显示 5035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