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陈家福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文莱与中国合作空间广阔。两国深化合作不仅使两国人民受益,还有助于促进地区繁荣与稳定。
泰国前国会主席、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颇钦·蓬拉军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是泰中建交50周年。50年来,“泰中一家亲”历久弥新,两国人民友谊深厚,期待两国未来合作能结出更多硕果。
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2月3日说,期待利用中国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早日实现本国粮食自给自足目标。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说:“春节的魅力在于其非凡的生命力——一种穿越数千年历史长河,依然深深扎根于无数代人生活中的文化传统。”
柬埔寨国家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斯纳伦说,旅游业是柬埔寨重要的支柱产业,而云南作为中国的旅游大省,双方在旅游合作上潜力巨大。在中国240小时免签政策和“柬中旅游年”的契机下,柬滇旅游合作将迎来新机遇。
越南人文社科大学旅游系主任、副教授范洪龙认为,这一政策为越南企业家往返中国提供了便利,促进了两国在经贸和旅游领域的双边合作与投资。
“山外山凭借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以及在全产业链布局上的优势,正在成为全球血液净化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参加第50届阿拉伯国际医疗设备展览会(Arab Health)的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光勇在展会现场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马来西亚智库区域策略研究所署理主席陈家兴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前行,依托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为区域及全球经济作出重要贡献。马中两国在绿色低碳产业方面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引发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与会人士的关注。他们看好中国经济前景,认为中国锚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将为推动全球经贸合作作出贡献。
“这次我们与云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活动精彩纷呈,促进更多老挝人民了解中国春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激发了我们对进一步加强老中文化交流的热情和期待。”1月15日,2025“一江情·一家亲”新春文化走进老挝系列活动在万象举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维拉翁·潘塔翁点赞活动,也更期待与中国朋友共筑老中文化之路。
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1月18日,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苏拉西·塔纳唐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泰中建交50年来,两国关系实现了长足发展,在这半个世纪的友好交往中,双方合作不断深化,涌现出许多新亮点。
瑞士西区经济发展署中国区负责人周顺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瑞两国具有蓬勃发展的创造力和创新合作的潜力,目前中瑞科技创新合作已经结出“小而美的果实”。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日前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市场规模、增长速度看,中国充满机遇,是值得全球企业投资的“热土”。
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曾顺福表示,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经贸合作的坚定力量,近年来中国在贸易、投资、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等多方面持续助力世界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不仅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匈牙利投资促进局局长约·伊什特万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积极参与匈牙利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我们来说,与中国合作带来了巨大机遇”。
“近年,马来西亚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不断取得突破,期待未来迎来更广阔合作机遇。”马来西亚经济部长拉菲齐·拉姆利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当前,马中合作稳定且紧密,有助于马来西亚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
沙特阿拉伯驻华大使阿卜杜拉赫曼·哈勒比近日在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网专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沙特“2030愿景”有诸多共同点和契合点,尤其是在实现经济多元化、促进贸易发展等方面。
未来哪些领域将会成为中洪发展双边关系的优先方向?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有怎样的合作规划?就相关问题,中国网特别专访洪都拉斯驻华大使萨尔瓦多·蒙卡达。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讲师、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中方联络人李正阳认为,云南省致力于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展望中老合作与中国—东盟合作的未来前景,云南需牢牢把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坚持经贸发展与人文交流并重,以交通、经贸、旅游、文化为复合抓手,盘活各方面优势资源,为实现中老民心相通贡献云南力量。
显示 1009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