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水
“这是河内的传统点心,我们叫它夫妻饼,也希望越中关系一直友好。”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亚太研究院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陈氏水充满温度的话语,传递着对越中关系的美好愿景。近年来,越中两国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蓬勃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而陈氏水也以亲身观察与体会,分享着其中的变化与期待。
“如今,新媒体已成为中国文化在越南传播的重要载体,TikTok、小红书海外版等平台,让越南民众能够真切‘走进’中国生活。”陈氏水介绍,与以往越南青年主要通过《红楼梦》《水浒传》等文学经典了解中国不同,当下新媒体以短视频、图文分享等更直观、多元的形式,为越南青年打开了认识中国的新窗口。这些平台上,从中国的美食制作、民俗活动,到城市风貌、科技创新,丰富的内容让越南年轻人对中国的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
在教育合作方面,陈氏水察觉到留学风向的转变。“以前很多越南学生选择到欧美国家、澳大利亚留学,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青年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她表示,经济类专业以及人工智能、无人机等科技类专业备受越南留学生青睐。“这些专业不仅契合当下时代发展需求,更是中国具有优势的领域,为越南青年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越南年轻人希望通过在中国的学习,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
谈及文化交流,陈氏水对双向互动的未来充满期待。她表示,目前孔子学院、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已通过语言教学、文化活动等形式,有效增进了越南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喜爱,为双方文化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越南文化中心能在中国成立,这将是一个向中国民众展示越南形象的窗口,让两国人民的联系更加紧密。”陈氏水说。(记者 陈晨 王欢 李玲 王韵雅)
(原标题: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亚太研究院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陈氏水:让交流合作充满活力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