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经济停滞限制了其回旋余地,但俄罗斯的北极政策仍然雄心勃勃。莫斯科将北极视为其主要的战略要塞之一,是维护其大国地位的关键地区,也是未来几十年的主要能源来源。因此,俄罗斯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北极战略,以促进权力和发展政策的连贯性,并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
当石油价格像今天这样暴跌时,人们急于了解低油价将如何影响碳氢化合物生产商。分析师通常关注的是“财政收支平衡”价格,这是个有用的单点指标,但它也可能掩盖经济体所处的更广泛背景。本文中的图表显示了选定的几个石油生产国的总体政府收支状况,突出了几个动态变化。
本研究旨在分析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的重要性,以及SMS的作用。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在国际机构、国家、军事和私人行为者(尤其是当地社区)等各种行为者的全面能源运输计划和协调做法的支持下,实现安全的天然气运输将为解决冲突以及阿富汗和中亚的冲突后重建发挥积极作用。
拉美具有特殊条件,可用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生产绿色氢气。美洲研究所能源转型倡议负责人Cecilia Aguillón表示,制氢主要使用不可再生能源,但在减排过程中,天然气被视为向零碳能源过渡的桥梁,直到借助电解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燃料的成本具有竞争力。
欧盟雄心勃勃地承诺要在2050年前实现气候中立。然而,为了保护以煤炭为基础的庞大的能源部门,并从欧盟其他国家获取更多气候转型租金,波兰迄今一直拒绝加入这一行动。这可能会削弱欧盟迅速开始实施新的绿色协议的能力。
3月9日,布伦特原油价格暴跌24%,至每桶34美元,这是近30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与此同时,新冠病毒的全球传播或致全球原油需求大幅下滑。在此背景下,油价的下跌将给依赖石油收入的较小国家带来严重冲击。例如,在政局不稳的伊拉克,不断下跌的油价可能会让政府倒台。美国也将受到重创,或致国内页岩企业减产或裁员。
过去,沙特与俄罗斯之间地缘政治紧张态势导致油价大跌的情况发生好多次。但是,两国最近在石油市场上的合作破裂与以往不同,因为当前的新冠病毒危机可能会对此事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新冠病毒正在迅速破坏石油需求。其次,有长期迹象表明,需要保持世界上一些石油储备的未开发状态。
原油大幅重挫创数年低点,纽约原油创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全球油价的急剧下跌是由两个因素引起的:第一个是担忧新冠病毒疫情导致需求下降,第二个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6日未能就进一步减产的问题达成协议
西半球在全球能源市场上具有独特优势。对美国能源安全而言,西半球不可或缺。无论是在资源禀赋、国家需求还是能源挑战方面,该地区能源状况不尽相同,但也面临许多共同挑战。美国可以在能源部的领导下发挥带头作用,把西半球各个伙伴召集起来。
在石油需求下降之际,沙特决定增加石油产量并以很大折扣价格出售石油,这对石油市场和股市造成冲击。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商业和旅游活动,对供需同时造成冲击。沙特的决定可能会对波斯湾两岸,以及巴基斯坦、中东和非洲之角依赖海湾阿拉伯国家提供财政支持的国家都造成严重经济影响。
过去十年,东地中海地区已成为全球天然气行业的热点地区。由于其地缘政治风险高,该地区吸引了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尽管有这种势头,但前进之路仍然崎岖不平。
将来,卡塔尔、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量都可能远高于100亿立方米(bcm)。此外,俄罗斯也正成为主要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非洲一些国家也有可能。尽管天然气市场传统上是区域性的,各大洲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但它们却日益全球化。所有这些都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含义。
在欧盟向低碳经济过渡的背景下,天然气在欧盟能源结构中的作用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天然气也被认为是最灵活的能源组合解决方案,因为其存储容量可确保能源供应的连续性,从而在可再生能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有关减少温室气体的政策决定将极大地影响天然气未来在欧洲的作用。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在《专家谈新冠病毒对能源行业的影响》一文中展示了该中心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项目的多位专家关于新冠病毒对能源行业影响的看法。其中,高级副总裁Frank Verrastro表示,需求遭破坏持续的时间和程度不确定,加之供应仍在增长、库存水平不断上升,这些因素将共同推迟油价显著改善的时间。
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普遍获取可持续能源和现代能源的动力正在为能源用户和供应商创造大量机会。但是,男性和女性无法从这些机会中平等受益。女性在能源规划、供应和政策制定方面的贡献是有限的,因为能源部门主要由男性主导。
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也是天然气市场的全球参与者。美国技术改变了全球天然气市场。欧盟国家进口约78%的天然气,俄罗斯占欧盟天然气进口的近40%。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的增长为欧洲打开了更多选项。
作为世界石油与天然气重心的海湾地区,正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一些是由传统竞争引起的,该地区局势最近因美国对伊朗的“最大压力”战略以及该地区发生的几次不对称袭击而紧张。另外一些与能源过渡给那些依赖石油收入的国家带来挑战有关。
新冠病毒已导致中国和更广泛的东亚地区经济活动放缓。全球油价已经下跌。这开始影响非洲石油输出国。虽然石油在非洲经济活动中所占比例正在下降,但许多政府仍过度依赖石油获得收入。
2019年12月2日,“西伯利亚力量”东线管道开始对中国供应俄罗斯天然气。这将促进中国天然气供应多元化,并确保俄罗斯天然气在中国市场上的作用增强。这条新的长达3000公里的管道很可能会降低土库曼斯坦和澳大利亚作为中国天然气进口来源国的重要性,并满足中国对天然气不断增长的需求。
诸如物联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数字平台之类的数字技术已成为成功应对气候突发事件的必要条件,同时又可以提升客户的能力。气候突发事件、能源转型(就脱碳和分散管理而言)和数字化已成为相互关联的趋势,对能源行业构成挑战。更好的数据质量、更高的连通性和自动化已经使能源系统变得更便宜、更高效。
显示 1838 条中的 1101 到 11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