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历史经验说明了能源转型是如何发生的,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放弃核电和扩大可再生能源比重的相关政策的顺应力。鉴于迄今为止德国能源转型的成功在于其对能源、环境和劳动政策采用了统一的方法,那么,要想取得最终的成功,需要把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整个欧盟。
▲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专家Noah Kaufman和Eleanor Krause 在《美国清洁能源计划的经济影响》一文中表示,各个组织发布报告预测美国清洁能源计划(CPP)和环境保护局(EPA)限制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的规则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发现这些政策对电力负荷能力和整体经济的...
天然气价格时常波动,为满足日常用电这等重要需求而过多依赖天然气是愚蠢的。核能发电有助于美国兑现一年多前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做出的承诺。而且,建设新一代先进的核电站对美国在核技术领域重新树立领导力将大有帮助。至于安全,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设定了黄金标准。
尽管可再生资源使用广泛,但印度各邦的政策差异很大。按照目前的进度,印度无法达到2022年可再生能源产量目标,因此为了加快增长,各邦需要制定政策来促进太阳能生产并应对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作者从生产者激励价值、电价结算的消费者友好度和再生能源购买义务(RPO)目标三个方面为各邦太阳能政策分级。
本文分析了当前化石燃料生产补助的规模、范围与其对气候的影响之间的关联,为关心这一问题的人们提供了关于化石燃料生产补助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强调了化石燃料补贴对气候的负面影响。
美国当地时间1月20日,特朗普政府公布其能源政策——“美国第一能源计划”,旗帜鲜明指出了其执政时期的能源发展重点,并否定了奥巴马政府的“气候行动计划”。这一政策不仅将深刻影响美国本土、中美合作以及世界的能源发展,也将为全球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的格局。
文章列出了关于印度太阳能项目和支付安全基金等的事实,并认为,机构投资者在印度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发展和融资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维持投资者参与十分重要。配电商拒付和公用事业公司拒绝承购电力给印度太阳能项目开发者带来了风险。
拉丁美洲已做好2017年担任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全球领导角色的准备。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潜力及在该地区的迅速发展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带来了希望。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53%,拉丁美洲已经引领全球绿色能源运动。
本文分析了40个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经济体在21世纪商品繁荣时期的命运,发现:尽管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增加近两倍,在这些国家中,大多数(75%)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下降。但是,许多富产石油和天然气的经济体仍严重依赖这些资源获得出口收入。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在《针对能源系统的网络攻击:直面风险》一文中分析了针对欧洲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攻击的可能性及其潜在后果,特别是对电网的影响。同时还提供了针对不同欧洲国家为保护自身产业并进行欧盟内部合作所采取措施的比较分析。能源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变革,颠覆了传统的活动和经营模式。
全球都在尽力寻找一种方法来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为了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各国已为发展低碳经济作出调整。作者对英国、美国、德国和丹麦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进行对比后发现,各国采用的方法存在差异,而公众舆论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
印度对电力传输的约束大幅限制了地区之间的贸易,因此,为了缩小电力短缺,印度建立了新的电力市场。文章使用可信的招投标资料来估算电力供应的成本并模拟更多的传输功率带来的市场效果。作者发现,建设传输基础设施的回报率取决于市场行为。
随着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新议会成立及美国天然气行业近期取得变革性进展,非常有必要对天然气的角色、能源政策及对国际外交的影响进行重新评估。由于天然气地缘政治发生重大变化,因此美国作为天然气新兴生产国和液化天然气出口国有机会在全球天然气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美国参议院提名确认听证会的目标应是保证候选人合格并忠诚的为大众服务。但在实践中,参议员强力推行其狭隘的观念,恐吓候选人就范。他们利用听证会打压候选人的改革冲动。19日里克·佩里参加的参议院能源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听证会就是这样完成的。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专家Jean-Francois Seznec在《印度的能源需求与阿拉伯湾》一文中说,印度经济正以全球最快速度增长,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原油用户。印度受益于2014年中以来的低油价,但鲜有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仍将高度依赖进口。
各个组织发布报告预测美国清洁能源计划(CPP)和环境保护局(EPA)限制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的规则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发现这些政策对电力负荷能力和整体经济的影响明显不同。本文回顾了关于CCP的4项经济研究,将CCP研究假设和专家预测及实施研究时的有效实证信息进行了比较。
作者认为,政策制定者必须把碳定价和在交通领域的其它努力相结合。就像其它政策——包括国家新能源和能源效率标准以及税收抵免政策成功的降低零碳电价一样,技术政策如制定机动车标准对于驱动低排放交通工具商业化也非常必要。
通过提高全国清洁能源产能,中国正在构建规模化经济,以出口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在清洁能源市场上,中美并非总是竞争关系,也有许多正在进行的合作。美国还没有出局,但是如果保持这个趋势将被中国超越,而美国无法承担失去清洁能源发展机遇的后果。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教训之一就是美国经济更加依赖于全球经济健康,美国与世界相互依赖已成事实。文中列出了四个其他重要因素,使得美国在世界能源交通安全以及中东能源出口中的角色符合美国关键利益。中国和俄罗斯是阿拉伯国家拥有的唯一能够匹配美国安全保障的潜在来源。任何脱离美国的转变都将带来重要的战略风险。
当前,“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核协议把伊朗引领回国际能源市场,其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时刻准备充分发挥其潜力。相关影响可能是深刻而广泛的,因为石油销售占2013年伊朗出口收益的80%,占财政收入的60%。核协议签署后,伊朗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已经增涨。本文审视了伊朗重新回到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图景。
显示 1794 条中的 1681 到 170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