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了欧盟与全球价值链脱钩对贸易和福利(即实际收入)的影响。作者认为,生产普遍转移回欧洲将伴随着实际收入的重大损失。
本文结合专利数据和细分行业趋势的定性分析,评估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023年华为会停止颓势,最终扭转收入下滑的局面吗?分析师们对此持乐观态度。
中国人正从对国外娱乐产品的迷恋转向对本土文化产品的消费。
中国经济复苏将溢出到一系列全球企业和新兴市场,形成足以吸引投资者的势头。
中国技术和互联网初创企业2022年获得的资金减少约一半,但与此同时,新能源和半导体行业在2022年达成一系列高额交易,预计2023年将有抢眼表现。
据多家外媒报道,澳大利亚欢迎中国留学生返校。
“海绵城市”创造了可以被水淹没的空间,这样的空间不仅能在洪水侵袭时留存下来,而且洪水过后还能欣欣向荣。
澳大利亚旅游局执行总经理菲莉帕·哈里森说,中国游客重返澳大利亚是个好消息,将极大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为抓住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经济体重新全面开放的机会,印度尼西亚正计划开通更多航班以及在社交媒体上开展活动,以吸引中国游客前往巴厘岛。
一位经验丰富的澳大利亚华裔商人说,如果你想知道中国经济的反弹速度以及中国经济将如何提振澳大利亚经济,抬头看看天空就知道了。尤其要关注两国间航班数量有没有增加,特别是来自中国金融重镇上海的东航航班。
美国和中国都有完善种植稻米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农业研究能力。两国携手合作,可以解决这一巨大挑战。
本文重点关注中国参与国际人工智能研发网络的范围、效益和预期限制。
分析人士称,中国汽车行业有理由为出口激增而欢呼,因为随着国产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制造和技术实力不断增长,中国可能很快就会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官方数据和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创造的知识产权多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专利密集型产业是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关键引擎。
非洲国家更需要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对修建基础设施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3年,由于消费者对旅游的信心增强,再加上中国游客对假期和国际旅行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全球旅游业将强劲、持续增长。
无论中国还是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对中国重开国门表示热烈欢迎。毫无疑问,中国的开放意味着国内消费的复苏,这一点已经体现在北京、天津和成都等城市的市场中。中国游客将很快回归旅游市场,首先是周边国家,然后是世界其他地区。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生产也将逐步重回正轨。
中国企业在农业和林产品的主要需求市场开展业务,有机会为正在进行的软商品绿色供应链转型做出贡献,并从中获益。
2021年,中国商品出口名义上增长29.9%,商品进口增长30.1%。预计2022年中国商品出口将增长8.7%,2023年将增长3.1%,在进口方面,预计2022年增长3.9%,2023年增长6.9%。
显示 8231 条中的 2921 到 294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