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到预测极端天气的难度,中国已转向利用人工智能来帮助气象学家提高预测准确性。
中国现在是并将继续是“全球南方”国家新资本的主要来源。
上合组织应为建立一个更具代表性、更加公平公正的多极世界体系而努力。
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非关系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通过在非洲建设基础设施,帮助非洲大陆实现互联互通,使非洲不仅在内部,而且与世界其他地区紧密相连。
英国智库“未烧尽的煤”研究组织发布报告称,中国绿色技术出口在2024年帮助进口国碳排放量降低1%。
在高级官员和商界领袖的陪同下,沙特投资大臣哈立德·法利赫2025年8月下旬开启中国之行,访问了北京、上海和香港。此行是铸牢中沙经济关系的重要一步。
非洲晴雨表最近的调查显示,摩洛哥民众普遍支持国际贸易和政治合作。他们欢迎欧盟、非盟、中国和美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对本国产生的影响。
在中国,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超大城市”持续增加。若以城市为单位观察,不难发现许多地区有巨大发展潜力。
正如东南亚国家长期坚持的中立原则,即不在中美两国间“选边站”。现在,这一原则也适用于人工智能领域。
过去十年,中国的海外贷款越发具有商业性。
根据中国8日公布的数据,截至8月份,中国今年已向非洲出口了价值约1408亿美元的商品,进口量约为813亿美元。
中国围绕数据、配额和集中执法重建了稀土治理体系。
多年来,中国大力推动政策创新和公共投资,努力成为全球低碳技术贸易的引领者。
国际开发金融公司是美国现有为数不多可与中国竞争的工具之一,必须予以保留和保护。美国国会有机会在10月6日授权到期前对该公司运作进行微调,以助其取得更大成效。
中国仍有可能在未来10年将排放量减少30%,这将带来巨大经济收益,尤其是在全球能源持续转型的情况下。
从长远来看,向中国出售人工智能芯片并不会使中国持久依赖于美国的技术生态系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愈发注重绿色与可持续,更多中小规模的项目将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资金投放,也将逐步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倾斜。
随着中国向消费驱动型模式转变,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目标是到2030年构建总规模超7万亿元人民币的体育产业,包括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然而,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中印双方意外达成共识,同意打破这一僵局、恢复直航,此举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美国就业报告表现疲软,表明由特朗普发起的贸易争端可能已开始对美国国内产生负面影响。最新美国服务业数据同样令人担忧:投入成本不断上升,就业增长却陷入停滞。
显示 821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