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表明,中国经济已为2023年的反弹做好准备。
苹果公司似乎对中国制造业供应链投下了新的信任票。有消息称,它选定了AirPods供应商立讯精密工业公司来打造其备受期待的混合现实头显设备。
安永大中华区战略咨询合伙人孙毅估计,今年将重新有更多中国企业在欧洲寻求收购对象。
麦肯锡大中华区高级合伙人乔毅说,外国投资者不要过于执着地寻找“下一个中国”,因为“下一个中国仍是中国”。
中国预计今年的旅游市场将蓬勃发展,首先将迎来繁忙而强劲的夏季旅游旺季。
中国和欧洲的科研人员完成了联合太空任务的关键测试,该任务将于2025年搭乘欧洲火箭发射升空。这是双方前所未有的协作项目。
中国游客从2月6日起可以团体出境游,包括赴俄罗斯。同时,俄餐饮业和酒店业者联合会副会长瓦季姆·普拉索夫表示,这至少需要两周到一个月才会对进入俄罗斯的中国游客量产生影响。
中巴经济走廊进一步增强“蓝色经济”在巴基斯坦的发展和作用。它还彰显“海上安全”的战略作用。
全球矿业公司必和必拓21日表示,预计未来一年中国和印度将增加对该公司大宗商品的需求。此前铁矿石和铜价下跌对该公司的利润造成打击。
中国学者认为,没有理由做出消极预测。根据他们的评估,中国的人力资源总量还将继续增加并在2050年前逐渐稳定。人口的老龄化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
中国2月经济活动加速,许多居民结束春节假期重返工作岗位,导致大城市道路出现拥堵,餐厅和商店则收入增加。中国道路拥堵显示经济加速恢复。
大湾区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2月20日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认为,新措施将便利大湾区内地人才南下到来香港,进行科研、文教、卫健、法律等各方面的交流访问。
如今,加强地区互联互通的梦想有了新的“X因素”,即诸如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土库曼斯坦跨区域天然气管道、中亚-南亚输电项目和“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跨区域铁路项目等新方式,应尽快推进。
从家电到火箭,半导体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工业产品不可或缺的零部件,美中围绕半导体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美国历史学家克里斯·米勒在其近著《芯片战争》中回顾了半导体的历史,我们就当代半导体之争等问题听取了他的见解。
日前,在中国偏远的西部地区,一名30岁女子成为中国远程手术切除胆囊第一人。这台不同寻常的手术是在距离患者360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遥控进行的。这次手术是更广泛国家计划的一种体现。作为五年规划的一部分,中国旨在推进医疗领域5G机器人技术的使用。
中国在人工智能的量子科技领域后发制人,掌握人工智能发展的秘密武器,打破美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霸权,也将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力量。
印度2023年有望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联合国预计印度将在2023年4月超过中国,印度可能已经达到了这一里程碑,因为联合国的估计只是预测。
《日本经济新闻》与荷兰埃尔塞维尔公司对2012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AI相关学术论文进行了分析:以发表篇数来看,美国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微软等公司在前十位中占据六席;中国国家电网、腾讯控股等公司占据四席。
今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国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正在为亚洲、中亚、非洲、中东及其他地区的经济体开启一个贸易和增长的新时代。
今天由于美国和西欧与中国、俄罗斯和伊朗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数字货币的出现,加速去美元化的前景正愈发明朗。
显示 8361 条中的 2941 到 296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