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中国芯片产业的贸易限制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损害。
在中国政府取消新冠肺炎疫情动态清零政策后,中国经济活动在1月份摆脱了长达数月的低迷状态,这对今年面临一连串挑战的全球经济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
分析人士说,在中国重新全面开放和调整防疫政策的背景下,预计离岸银行2023年在中国内地的前景将更加光明,但这也需要这些银行在一个变化快、要求高的市场中重新思考它们的战略。
在视听力量时代和银幕世界面前,电影已经成为影响力的决定性工具。中国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该国也是拥有最多电影银幕的国家。
俄罗斯企业对懂汉语的人力资源专家的兴趣正在增长,人才招聘服务公司Talantix的研究报告证实了这一点。该公司称,对懂汉语的人力资源经理的需求一年内增长了55%。
近年来,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动下,中国的全钒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的应用迅速增加。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除了拓展陆路和海路外,还包括建立数字“丝绸之路”。北京希望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实现无纸化世界贸易,并将世界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023年全球经济看起来似乎会更糟,人们都指望从亚洲寻求解决方案。现实情况是,世界目前的状况与2008年大不相同。
中国经济在因疫情闭关三年后重新开放,令人们重新燃起经济全面复苏的希望。
利用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以及全面的公司级数据,应用逆向倾向性评分重新加权方法来处理选择偏差,作者估计了所有权转移给中国所有者后公司专利活动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与不同的税收激励联系起来。研究发现,撤资非但没有削弱创新,反而引发了专利申请和其他创新措施的增加。
本文研究了欧盟与全球价值链脱钩对贸易和福利(即实际收入)的影响。作者认为,生产普遍转移回欧洲将伴随着实际收入的重大损失。
本文结合专利数据和细分行业趋势的定性分析,评估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023年华为会停止颓势,最终扭转收入下滑的局面吗?分析师们对此持乐观态度。
中国人正从对国外娱乐产品的迷恋转向对本土文化产品的消费。
中国经济复苏将溢出到一系列全球企业和新兴市场,形成足以吸引投资者的势头。
中国技术和互联网初创企业2022年获得的资金减少约一半,但与此同时,新能源和半导体行业在2022年达成一系列高额交易,预计2023年将有抢眼表现。
据多家外媒报道,澳大利亚欢迎中国留学生返校。
“海绵城市”创造了可以被水淹没的空间,这样的空间不仅能在洪水侵袭时留存下来,而且洪水过后还能欣欣向荣。
澳大利亚旅游局执行总经理菲莉帕·哈里森说,中国游客重返澳大利亚是个好消息,将极大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为抓住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经济体重新全面开放的机会,印度尼西亚正计划开通更多航班以及在社交媒体上开展活动,以吸引中国游客前往巴厘岛。
显示 8361 条中的 3041 到 3060 条结果
平陆运河雄姿初现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