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经验丰富的澳大利亚华裔商人说,如果你想知道中国经济的反弹速度以及中国经济将如何提振澳大利亚经济,抬头看看天空就知道了。尤其要关注两国间航班数量有没有增加,特别是来自中国金融重镇上海的东航航班。
美国和中国都有完善种植稻米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农业研究能力。两国携手合作,可以解决这一巨大挑战。
本文重点关注中国参与国际人工智能研发网络的范围、效益和预期限制。
分析人士称,中国汽车行业有理由为出口激增而欢呼,因为随着国产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制造和技术实力不断增长,中国可能很快就会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官方数据和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创造的知识产权多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专利密集型产业是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关键引擎。
非洲国家更需要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对修建基础设施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3年,由于消费者对旅游的信心增强,再加上中国游客对假期和国际旅行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全球旅游业将强劲、持续增长。
无论中国还是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对中国重开国门表示热烈欢迎。毫无疑问,中国的开放意味着国内消费的复苏,这一点已经体现在北京、天津和成都等城市的市场中。中国游客将很快回归旅游市场,首先是周边国家,然后是世界其他地区。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生产也将逐步重回正轨。
中国企业在农业和林产品的主要需求市场开展业务,有机会为正在进行的软商品绿色供应链转型做出贡献,并从中获益。
2021年,中国商品出口名义上增长29.9%,商品进口增长30.1%。预计2022年中国商品出口将增长8.7%,2023年将增长3.1%,在进口方面,预计2022年增长3.9%,2023年增长6.9%。
专注于美国科技政策的华盛顿无党派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报告发现,中国在2020年的创新水平是美国的139%,高于2010年的78%。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的提振将帮助今年全球经济增长1.9%。
随着中国在调整防疫措施后恢复经济活动,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愈发被看好。
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23日在澳大利亚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崛起是“世界的巨大胜利”。
对于需求受到压抑、消费者在中国果断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将打开钱包消费的预期,支撑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希望。
截至2022年底,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超过300万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国家。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努力向创新驱动的超级大国转型。
随着中国重新开放,全球航空业预计在今年年中实现反弹。
世界最大港口之一的天津港正在致力于实现所有码头作业的完全自动化,以应对新冠疫情期间曾出现的那种供应链中断和劳动力短缺问题。
随着春节假期出行迎来高峰,中国各大城市的火车站17日熙熙攘攘,初步显现了经济复苏的迹象。
中国正在海南沿海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可再生能源增长势头正在加快的迹象。
显示 8361 条中的 3061 到 3080 条结果
平陆运河雄姿初现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