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七个工业领域设定了目标,以降低能源消耗和促进循环利用,确保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正在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向规模较小、但利润丰厚的项目进行转型。中国正在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优先项目。
2022年5月,韩国对中国贸易出现近30年来首次逆差。尽管韩国政策制定者保证,这种前所未有下降是非同寻常、短暂的,但最近公布的2022年6月数据显示,赤字甚至更大。因此,造成这一衰退的根本原因不能完全归因于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情况,而是必须追溯到几年前更深层和更结构性原因。
中国缺乏“咖啡文化”以及对茶叶的偏好导致咖啡种植从未在中国广泛扎根,但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已成为阿拉比卡咖啡豆重要的生产国,并正逐渐从咖啡豆批发转向注重品质和信誉,也在成为咖啡创新者。
在中国,由于汽油价格暴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以及政府的支持,骑行又逐渐回归时尚。
据一份新报告称,新冠大流行期间,中国以美国无法企及的速度深化了与东盟经济体的关系。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推出人工智能战略文件。本文概述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的人工智能战略。考虑到印度准备于2022年12月起担任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了解各成员国如何充分利用这种变革型技术的好处至关重要。
然中国已崛起成为全球超级大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却较为有限。目前,中国正努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降低自身对现有全球金融体系的依赖。如果成功,人民币国际化将改变全球金融体系规则。
中国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来建立发展优势,加快创新步伐。人工智能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中。
根据一项内容详实的计划,中国打算将本国软实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着眼于在未来3年将自己打造成文化出口强国。
各国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将决定未来的全球能源系统。随着世界开始远离化石燃料,中国在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负担的加重,中国民众对健康和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本文考察了中国健康和老年护理行业中有偿劳动力的劳动力市场状况。
据估算,中国对全球南方最大的一些经济体的出口规模比疫情前增加了近一倍。多个因素推动了该数据的激增,不过最重要的助推力之一是中国在数字与实体基础设施领域的战略投资,从印尼和巴西的宽带网络到土耳其的发电厂及东南亚的铁路。在西方国家质疑全球化所带来的收益之际,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化的主力军。
面对美国,迅速崛起的中国并没有慌张。没有慌张是有充分理由的——事实上,理由有十个之多。
自“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以来,美元一直是投资主要货币。这种不平衡与“一带一路”倡议投资和中国全球经济地位上升形成鲜明对比。通过数字人民币,中国可以发行更多人民币债务,加强偿债网络和机制建设。
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拥抱量子技术。中国智库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计称,2023年中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800亿元人民币。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学校停课,这对学生和教育系统产生广泛影响。支持重点应该是缩小学习差距和为下一次危机做准备。
中国正稳步推进与拉美的贸易合作。在南方共同市场首脑会议召开短短数日后,乌拉圭和中国在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方面取得进展。
在短短30年间,中国已经从核新手成长为核强国,而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核龙”接下来会走向何方?
西方政府不应将气候与发展合作工具化为地缘政治目标。试图阻止中国支持该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将对地区安全产生反作用。除非各国提供可行的替代方案来解决太平洋岛国紧迫的发展需求和气候安全问题,否则中国仍将是首选合作伙伴。
显示 8015 条中的 3061 到 308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