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处于以下几个因素推动的地缘政治变革之中:中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崛起,及其在欧亚大陆为增加商业和外交影响力所作出的努力;印度的崛起,及其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做出的努力;以及美国为解决这一区域新权力动态做出的大战略调整。
中国得到了向其他国家展现其愿意以身作则,实行艰难但必要的经济改革的机会,以激励其伙伴。G20已提出了三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而在突出这些增长和就业目标方面,中国完全可以胜任,以加强G20的信誉。距离杭州峰会召开还有短短3个月的时间,就目前的进展看来,中国做的挺不错。
中巴经济走廊(CPEC)旨在通过公路、铁路和管道网络以及伴随而来的能源、工业和其它基础设施发展项目,来促进与巴基斯坦的互联互通。CPEC也将通过连接中国的喀什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来帮助打通中国与印度洋的陆上贸易之路。
在中国南海问题上,美国和中国可能会较量多年。这可能是无法避免的。如果美国保持冷静,坚定决心,在这一把美国及其盟友与中国分隔开来的问题上,耐心的寻找妥协,那么这种关系也是可以容忍的。
当前,“一带一路”正在由战略构想步入全面实施阶段。从未来发展大趋势看,如何加快构建面向亚欧的自贸区网络,促进双边/多边FTA或BIT协定谈判,落实推动双边/多边直接投资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由、公平、公正的全球开放性多边贸易和投资体系建设,最终建成“一带一路自贸区”,将重构全球经济新格局。
“一带一路”是亚欧新的区域合作框架,然而,“一带一路”战略覆盖区域广大、涉及跨境投资领域多元、项目结构复杂、参与主体繁多,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中低收入国家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各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会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问题。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融资主体、融资机制单一,亟待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主体的“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而这其中,PPP模式不仅可以发挥更大的弥补融资缺口的作用,更可以大大提升全球资本配置的效率。
布鲁金斯学会专家David Dollar在《中国全球投资对中国,美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一文中表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还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全球投资规模不断增加。然而,中国投资开放性和美国系统之间缺乏互利性是两国关系最棘手的问题。美国下一届总统需要施加萝卜加大棒政策来加速中国市场的开放。
这篇文章论述了日本经济数十年衰退背后的原因,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经验教训。从上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日本就开始遭受缓慢的经济增长。作者分析了日本经济长期放缓的原因(“失去的十年”)。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在北京主办了一场为期两天的论坛,以探讨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下水资源的各项创新措施和技术。//中国许多地区都面临地下水资源枯竭的问题,尤其是干旱少雨的北方地区。
12月20日,李克强总理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五次领导人会议,提出打造中国-东盟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升级版,进一步深化次区域合作机制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地位。中国东盟“双边、次区域、‘10+1’三位一体的合作格局成型,为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保障。
三年一次的中国与非洲合作(FOCAC)论坛汇集了双方高层领导人,这是与欧盟-非洲首脑会议不同的地方。从15年前,中非合作论坛首次在北京召开以来,中国和非洲大陆之间的关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
这份新的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报告,对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一个有影响力的角色,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从中国本身的角度来看是不可接受的,在中国发展和援助很少被作为相关的双方被提及。相反,在中国人的思维定式中,到今天为止,国家发展和外援似乎是两个不相关的问题。
无论是本币贬值,还是股票市场暴跌,来自中国的经济新闻似乎总是负面的,更不用说天津的爆炸事件。
中国货币对美元价值降低,意味着中国商品和服务相对于美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变得更为低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意味着我们将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会降低,相反,进口会更多,从而提高我们的贸易赤字。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进一步减少。
美国兰德公司是美国最家著名的战略研究机构,为美国官方提供客观的分析和有效的解决方案。最近,他们公布了一份对中国现状分析报告,即有肯定,也有严厉批评,值得国人反省。/
《中国保障能源和水安全面临的挑战》,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研究员JACK SCHNETTLER2月23日发布。文章表示,中国不同区域之间面临的能源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挑战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世界资源研究所和通用电气公司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强调指出,世界有三个地区面临着独特的水-能源挑战:美国,中东和中国。
加图研究所专家Ted Galen Carpenter在《北京正在如何对抗美国的战略主导地位?》一文中表示,美国近年来采取了大量行动来保持其在东亚和太平洋西部的战略主导地位。其中很多行动看起来非常像是针对中国的遏制政策。不过,北京并非仅被动的观察美国的这些行动。
中国农村自治带来的三个显著变化。第一个主要结果是农村政府在公共物品(诸如学习教育和农业灌溉)上的支出,农村自治增加了当地政府在公共物品上的总支出多达22071美元,这几乎是农村公共物品年支出的样本均值。
《中国的挑战:拓展市场范围 限制政府干预》由加图研究所资深成员及中国问题专家James A. Dorn于12月3日发布。文章探究了中国政府与市场间的紧张关系,讨论了中国实现米尔顿・弗里德曼所称的自由市场经济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为达成经济与社会和谐转变中国传统思想、理解自由主义及限制政府干预的重要性。
显示 8225 条中的 7861 到 788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