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各地,疫情使市中心变成无人问津之地。例如,在华盛顿市中心,从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日间人口下降82%,截至2021年2月,只有9%的办公空间在使用。如果这些日间人口不反弹到疫情之前水平,一连串影响将远远超出市中心。
2020年3月21日,乌干达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该国政府为此采取封锁和其他措施。本文评估了新冠肺炎遏制措施对卫生服务系统的影响,以便为政府制定下一步防护性措施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本文提出一套政策改革方案,将为美国联邦住房计划增加自动稳定器,帮助租房者和房主在经济衰退期间保住自己的房子,并确保继续支持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翻新。具体而言,本文建议为低收入家庭建立新的紧急租赁援助账户,以应对可能引发住房不稳定的收入和金融冲击。
当谈到有关新冠肺炎的“疫苗护照”时,并非每个人都那么积极。一些专家认为,疫苗接种速度很快,以至于“疫苗护照”仅会短时间有效。公民自由主义者和安全研究人员担心,政府可能会滥用数据,并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一些公共卫生人士认为,“疫苗护照”是否有医学作用尚待观察。
本文基于4个不同的数据集,分析了中国在德国的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发展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在这方面的潜在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大多数国家的政府不得不将资源从反恐领域转移出来,以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健康和经济危机。令人担忧的是,人类社会正面临不断变化的恐怖主义威胁。在疫情暴发前就有人警告,恐怖主义已变得和过去不同。过去一年中安全威胁演变的方式证实了这一点,尤其是极右势力和暴力基督教极端主义的兴起。
疫情期间,欧洲因开放经济而受益匪浅,从世界其他地方获得了商品和服务。矛盾的是,欧洲一些政客认为对外国供应的依赖降低了自身经济的弹性,认为欧洲现在应该摆脱对其他经济体的依赖。本文认为,自给自足或经济开放程度较低是一个危险的政策方向。这将令欧洲的抵御力减弱,无力应对下一次紧急情况。
当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卫生危机出现时,对经济、社会和卫生系统的冲击可能会对妇女和女童产生不同影响,对各个层面福祉产生性别影响。本文是记录疫情对性别影响系列文章的一部分,重点是赋予女性经济权力。
本简报给出了放弃对新冠疫苗知识产权保护的理由,并指出了存在的特殊情况。它认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提供的灵活性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大流行病,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制药领域缺乏制造能力的国家而言。
尽管中欧投资协定的目的是改善中欧关系,但随着欧盟试图在价值观与经济利益之间取得平衡,欧盟批准该协议的过程最终将导致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紧张,并创造新的贸易壁垒。从这个角度来看,宣布中欧投资协定对中国而言是胜利还为时过早。
中国在实现卫生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面临着五大挑战,即肝炎、结核病、非传染性疾病(NCD)、医疗自付费用和老龄化。其中,非传染性疾病是中国最大的健康威胁,中国年度死者(998万人)中的89%与这类疾病有关。中国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
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在国际和地方层面,银行业监管框架都得到了全面改革,包括建立了新的流动性管理规则,提高了资本要求,以及广泛引入压力测试。2020年初新冠肺炎引发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市场动荡是这些措施接受的首次重大考验。迄今为止,尽管有史无前例的财政和货币措施的帮助,但银行系统已被证明具有韧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的快速信贷窗口可提供约300亿美元,以满足2021-2022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疫苗融资需求。该机制将促进采取集体行动,就增加产能进行谈判。产能是实现疫苗覆盖和纠正目前分配严重不平等现象的主要障碍。
本文分析塞内加尔特定“无烟产业”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的潜在贡献。本文发现,这种潜力巨大,可以通过采取某些政策进一步发挥作用,包括部门改革和鼓励投资以改善商业环境。
新冠疫苗援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国际援助行动,目前中国正在向80多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这项行动对于全球遏制大流行具有重要意义,表明中国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斗争中从始至终的不懈努力和承诺,克服自身困难以满足全世界的迫切需求,中国的团结努力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股清流。
在捐赠机构和政府寻求为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衰退后复苏提供救济和支持之际,全球发展中心发布新冠肺炎性别与发展倡议,旨在确保政策和投资决策公平惠及妇女和女童。本文寻求帮助决策者了解疫情产生的性别影响,从性别角度评估卫生、经济和社会应对政策措施,并为实现包容性复苏提出解决方案。
随着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海上运输和贸易的不间断增长受到突然停顿的打击。即使2019年贸易紧张局势加剧,这种增长也没有中断,只是减速而已。但2020年,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国际海运贸易量大幅下降了4.1%。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国际海运贸易预计将在2021年恢复并增长4.8%。
基于经济衰退的历史模式和国家内部收入不平等加剧的情况表明,2020年全球收入不平等加剧的程度相对较小。缓解2020年全球不平等加剧的因素包括,较富裕的发达国家比贫穷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下降幅度更大,以及中国GDP实现正增长,这表明2020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内不平等现象可能没有发生很大变化。
澳大利亚有着数量众多的澳籍华人,华人社区也是与中国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宝贵来源,但澳籍华人在该国公共服务中发挥的作用却不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包括工作数量有限、安全许可、安全风险考虑、技能不匹配等问题。“中国能力”的匮乏意味着澳大利亚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没有利用重要人才、技能和建议来制定它的对华政策。
中国疫苗在塞尔维亚的疫苗接种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疫情之初,塞尔维亚即向中国求助。该国总统武契奇本人接种的就是中国疫苗。这些行为可能象征着贝尔格莱德的地缘政治取向。尽管塞尔维亚严重依赖西方,并被北约和欧盟成员国包围,但它似乎试图在欧盟、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的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显示 7344 条中的 2041 到 2060 条结果
山东港口青岛港外贸航线数量持续增加
上合学子 天津访学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