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协议使能源决策者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在满足民众的能源需求的同时朝着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迈进。每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不同,除低碳化外的许多其它因素亦将塑造能源行业的未来。本文论述了能源技术、投资和地缘政治的关键趋势将如何影响欧洲和世界的能源政策决定。
数年来,印尼政府在不同层面实施了多种措施应对灾难事件并接受了国际社会无数的人道主义援助。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使其认识到当时现有的措施不足以应对和解决灾难的发生。
气候变化的影响在东南亚已经被认识到,对于可再生能源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担忧并非未察觉,水利、太阳能和风能均对气候条件具有依赖性。随着东南亚向其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努力,确保可再生基础设施的发展与气候变化适应性思考相融合十分重要。
过去的五年中,印度的经济增长是人们担忧的主要问题,但印度医疗保险业的表现却出人意料的好。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这一福利在男女之间覆盖率的差别。在人口覆盖率方面,女性明显处于弱势。
非洲日益扩大的粮食和农业市场为印度企业提供了大好机会。印企在解决非洲农业的投资和技术差距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度和非洲国家政府应进一步合作以解决印企在非面临的挑战。
除了对全球化某些方面的一致厌恶外,能让桑德斯和特朗普最为狂热的支持者团结在一起的就是希拉里支持率的突然暴跌了。尽管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柯米谴责希拉里的行为“非常粗心”,但他却不太可能是希拉里对手们的救命仙丹。
信用评级下调会产生连锁反应。银行也会面临信用评级下调的威胁,因为它们的评级不可能高于政府的评级。但是,尽管评级机构经常对外发布评级报告,金融市场实际上根本不为所动。
希望美联储在评估英国退欧公投的负面影响时,不仅仅局限于审视此次公投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如果美联储也考虑到此次英国公投对全球可能产生的影响,就不会急于通过仓促提高利率来使全球经济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1991年苏联解体,同样分崩离析的还有其自我牺牲和集体责任的威权道德体系。但2000年代无节制的消费无论对道德操守还是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人的群众意识均无影响。1990年代的悖论在于没有任何东西替代苏联威权道德,俄罗斯社会中为道德所保留的位置那里如今是一个黑洞。
英国上个月的退欧公投让货币政策掌控权回归英国官员,他们如今面临创建新的国内机构和制定贸易与其他国际经济政策的艰难任务,有些工作非常紧迫。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安倍将采取谨慎的政治策略。他清楚仅靠国会的力量是不够的,因为任何关于宪法修改的提案都将由全民公投来决定。除了在野党的激烈反对,安倍和他的同僚们对修改宪法的全民公投也没有信心。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明确表示,是时候修复土耳其与多国的邦交关系了。因此,土耳其与以色列和俄罗斯实现了和解。邦交正常化可能帮助土耳其克服恐怖组织对土耳其加入欧盟的阻碍,但这一措施代价高昂。随后土耳其发生了一系列恐怖袭击。尽管这一措施引起了恐怖袭击,但是埃尔多安修复多国关系的措施应该视为土耳其的成功之举。
普京希望看到他所倡议的“欧亚联盟”的实现。普京认为,俄罗斯因欺骗、阴谋和叛徒而在冷战中落败。
针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灵活度降低的问题,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每个有问题的劳动力市场机构必须各自合理解决,并考虑到所有相关成本与收益。不过,决策者最好更加重视与工人流动性下降相关的成本。
在这个对英国经济而言极具挑战性的时刻,英国至少在一点上是幸运的,即其实行浮动汇率制,因为汇率浮动的货币能为该国提供一个有用的经济“安全阀”。汇率下浮会让出口更具竞争力,有可能给经济提供急需的支撑。但英国决策者不应被这一安全阀带来的安全感假象迷惑。即便有浮动汇率,该国仍可能遭遇一场全面的英镑危机。
考虑到美国小型卫星公司的低成本发射需求,美国国内没有相应的发射设备。此外,基于美印两国整体的政治关系,美国应重新评估对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的限制。小型卫星产业需要低成本的发射设备,以维持低成本战略。
现在,北斗系统已趋于全面完成,像美国仰仗GPS系统一般,中国很可能会变得依赖于北斗系统。中美两国间所缺少的对等,现在已出现在了太空环境中。
英镑暴跌迫在眉睫的危险是它能自我强化,尤其是在英国决策者似乎不打算重新向货币市场注入信心或恰当回应英镑暴跌的情况下。英国央行行长卡尼近日暗示不久会降息并放松货币政策,这毫无帮助,表明该行对英镑进一步贬值漠不关心。更令人不安是,决策者没有表示会采取适当举措,阻止英镑对经济施加不当通胀压力。
欧盟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御措施,并实施更为综合的能源政策。随着欧洲复杂的恐怖袭击活动正在增多,而且网络攻击正被用作一种战术,欧盟进一步的能源整合计划需要增加更多关于网络安全和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的内容。
7月15日至16日,第十一届亚欧首脑会议将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作为亚欧地区规模最大的政府间合作论坛,亚欧会议已经走过20年,今年会议主题为“亚欧伙伴二十载,互联互通创未来”。
显示 7350 条中的 7021 到 70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