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看,中俄疫苗外交的成绩好坏参半,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表现肯定比俄罗斯好。尽管中俄疫苗都存在不足,但鉴于发展中国家对疫苗的巨大需求,中俄仍将是全球大流行应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分析了疫情危机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影响,并评估了俄罗斯政府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所采取的应对行动。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俄罗斯经济是否会继续复苏的问题。
疫情向劳动者和雇主表明,另一种工作方式是可能的。欧洲联盟应该制定一个框架来促进混合工作。如果没有新的公平基本规则,这种选择可能只能停留在纸上。欧盟机构支持的欧盟社会伙伴之间新的远程办公协议是第一个需要考虑的具体选择。新协议应该考虑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最重要的是,应该为新工作环境提供基础。
为缓解私营企业劳动者工作条件恶劣引起的强烈反对,中国对“996”工作文化发出了迄今为止最严重的警告。8月28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十件超时加班典型案例,对工时制度、加班费用及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等争议问题的法律适用标准进行了明确。
近期,针对一些平台企业存在野蛮生长、无序扩张等突出问题,我国加大反垄断监管力度,依法查处有关平台企业违法行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指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初见成效,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稳步向好。
9月27日,由北京市朝阳区务实组织“质量月”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班在京举办。北京社会企业质量协会副会长、质量专家,国内首部质量管理领域长篇小说《首席质量官》作者刘天峰作题为《新时期首席质量官的使命和担当》专题讲座。
本报告介绍了对新冠疫苗犹豫的根本原因的评估结果,并提出策略以提高美国对疫苗犹豫人群的疫苗接受度。
2020年德国联邦救助意味着大多数市民避免了灾难。但到2023年,许多人将面临财政紧缩。作为主要独立收入来源的商业税不稳定,加上疫情创造了新的需求,而国家法律却限制了地方政府削减当前支出的能力,这些投资资本陷入众矢之的。几乎一致认为,德国下一届政府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满足庞大的公共投资需求。
如果没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办公室理念很可能不会受到挑战。然而疫情大大加快了向远程工作和在家工作的转变。
新冠肺炎疫情表明,世界各地都存在对疫情防范不足问题,即使是在现有防范评级较高的国家也是如此。需要新投资,以确保今后能够更好识别和管理疫情威胁。
政府和企业在设计和实施包容性和安全数字支付系统时,需要考虑不同风险。特别是,各国需要吸引服务不足的客户,特别是妇女和金融和技术能力低下的客户,以增强金融包容性,鼓励社会更加公平发展。与此同时,全球治理规范和标准的某些方面有助于支撑包容性数字支付系统。
新冠肺炎疫情对亚太地区经济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加剧了人们对这场危机可能产生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后果,从而导致不平等加剧的担忧。鉴于此,亚太地区国家政府需要采取政策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过去一年里,俄罗斯在东南亚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外交活动。在整个活动中,俄罗斯在该地区推广其“卫星V”疫苗,最初作为对新冠肺炎疫情援助捐款的一部分,但越来越多的是以销售形式。就像美国和中国在东南亚疫苗外交一样,俄罗斯正在利用自己的疫苗形成更明显的存在,并在该地区重新获得一些相关性。
本文考察中上收入国家即将出现的劳动力短缺,这些国家工人数量的预期降幅甚至比高收入国家还要大。如果不加以解决,全球劳动力失衡将对穷国和富国经济表现构成威胁。但这也给这两类国家带来相当大的机会——如果它们接受全球工人流动的话。
本报告旨在为欧盟决策者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并帮助他们找到改善欧盟和全球农业粮食系统的解决方案。具体而言,该报告重点关注欧盟面临的三个主要挑战:欧盟粮食和农业系统的改革、从农场到餐桌计划(F2F)和生物多样性战略的实施,以及农业新技术的开发。
美国政府和专家间的分歧产生了后果。由于政府宣布需要打“加强针”,这无意中发出信号,表明当前的方案不再对每个人都有效。这导致许多已免疫的美国人质疑他们对德尔塔病株的抵抗能力,以及不知道谁需要打“加强针”。
尽管经济成本高昂,但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和印度都在疫情初期实行了严格的封锁。然而,中国比印度等全球大多数国家都更能有效控制疫情,并在等待新冠疫苗的过渡时期将疫情死亡人数降至最低。
毋庸置疑,21世纪的起点是2001年9 月11日的恐怖袭击。这些天,人们正在悼念“9·11”事件20周年。对纽约双子塔的袭击清楚地表明,现代文明是多么脆弱。
本文旨在解释作为公共产品的“数字构建模块”概念,以及它如何应用于跨越整个人口的发展挑战——贫困、不平等、健康、教育、公共行政和治理。
尽管不是最有效的新冠疫苗,但中国疫苗是一些低收入国家唯一可用的疫苗,在遏制新冠病毒的全球传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仅靠中国的努力还不够。由于持续疫苗短缺,且疫情对穷人和富人的影响正呈现“双轨”变化,富裕国家可以且应该做得更多。
显示 7342 条中的 1541 到 156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