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下一阶段是建立伙伴关系,在成员国内建立当地疫苗生产中心,以加强该地区的“疫苗韧性”。
在亚太地区即将到来的“可持续发展时代”中,仍有一线希望可以让各国再次实现强劲增长。然而,要想达到这个新时代,就需要更多利用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以利用该地区众所周知的庞大储蓄池。
在许多非洲国家,女性获得高薪就业的机会很少。因此,创业是女性为自己和家人谋生的一种方式。尽管创业带来了潜在的机会,但这些机会往往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女性创业者表现严重不佳。这是几项研究得出的结论,这些研究指出了性别生产力差距。
“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大受益者主要是男性。发展项目本可以对社会各阶层女性产生积极影响。让她们通过政治机构或受尊重的组织参与初步项目规划程序,可使女性在以后的项目阶段有更多代表性。如果北京希望实现真正发展,必须认识到并开始缩小“一带一路”倡议的性别差距。
当人们研究数字资产可行性时,列举了广泛采用数字资产的优点和缺点。支持使用这种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有可能扩大金融包容性。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各地无偿护理工作空前增加,导致妇女离开劳动力队伍,这逆转了几十年来在性别平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导致人们对全球儿童保育危机的关注。本文试图探索多边开发银行在不同时期、地域、部门和活动中对儿童保育投资程度。
作为一个独特的超国家组织,欧盟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故事,但需要补充的是,只是在正常时期才可以这样说。危机时期并非如此。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欧盟因“口罩战”、出口禁令、边境关闭和疫苗民族主义等问题出现裂痕。
欧盟对联合国组织的资助在过去20年里显著扩大。欧盟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伙伴关系是欧盟与联合国合作一个重要例子。在联合国和欧盟旨在加强多边主义和推动更多一体化发展合作方式的改革背景下,本文概述了欧盟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的优先领域和合作模式。
自2020年年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集中发力,坚决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来自市场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各地共查办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0万余件,其中案值超过50万元的案件68起。
如果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能够持续保持在世卫组织判断的“预期或正常水平”,则该组织将重新确定这一疾病为“地方病”。这意味着,找到方法减缓疾病传播并控制其影响是迄今为止更安全的途径,而让足够多的人接种疫苗有助于更快且病亡率更低地结束这场大流行病。
疫苗供应加强了日本作为东南亚国家可靠伙伴的形象,促成更全面的安全合作。此外,日本医疗外交进一步改善了日本在非洲和印度的合作和形象。因此,日本进一步发展其区域战略,加强其在国际社会中东南亚盟友的角色。尽管日本疫情正在恶化,但日本的疫苗外交满足了该国加强其人道主义援助捐助国形象的愿望。
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估计,到2020年12月,有226000名美国人无家可归,这一数量较2015年增加30%。7月31日,联邦政府终止了暂停对拖欠房租的人进行驱逐的救济措施,或将“制造”更多无家可归者。
本文研究了基于网络的跨境数字劳动力的发展,以及其对劳动者权利和社会保护的影响。本文还探讨了东盟和该地区各国政府为加强数字自由职业者的社会保护和对跨境数字劳动平台的治理所做的努力。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供东南亚国家促进从事基于网络的数字自由职业者的权利和社会保护。
根据拉美消费者选择中心、拉美自由网络和 “我们的创新”组织合作推动的衡量标准——“2021年拉丁美洲共享经济指数”,里约热内卢和波哥大是拉丁美洲最有可能在2021年实现有效合作经济的城市。厄瓜多尔的城市基多和瓜亚基尔排名第七。
危机时期,欧洲领导人经常使用“欧盟团结”这一概念来呼吁欧盟成员国之间团结合作,并证明联合决策的合理性。但是,虽然基于互惠和自身利益的欧盟国家之间相对团结,但欧洲公民之间以及欧盟机构与公民之间几乎没有人际团结。从长远来看,缺乏跨国团结可能会威胁到欧洲的社会凝聚力,从而威胁到欧洲的一体化。
本文探讨了地中海地区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挑战和相互联系。气候危机进一步加剧了那里原有的政治、社会、经济和环境脆弱性。该研究评估了当前的现实,并寻求确定优先参与领域,同时促进对这种多维关系的性质和影响的更好理解。
随着世界开始从应对疫情转向为复苏规划,许多决策者都在考虑重建问题。一个适合21世纪的多边架构,应该以最贫困人口福祉为优先考虑,在尊重政策自主合理要求的同时,建设更加强大、更加包容的全球体系。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非洲每年需要创造2000万个新就业岗位。然而,非洲各经济体就业创造能力仅为其应有水平的一半。其他工业,特别是农业综合企业的分部门和服务型工业也有机会为非洲青年提供生产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影响了所有全球医疗卫生发展计划,还极大地改变了医疗卫生运作的整个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当前危机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全球卫生和国际关系治理体系。疫情挑战了传统的公共卫生观念。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国内政策问题,也是其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许多年轻人一心要避开往往与传统私企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沉重压力与糟糕待遇,而中国经济及就业市场的演变为他们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这些新职业越来越聚焦国内文化,是中国经济发生变化的明确信号。这一趋势也是年轻人当下对生活和社会所持看法的写照。
显示 7344 条中的 1681 到 1700 条结果
上合学子 天津访学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