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欧美国家明显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新一波高潮。尽管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比例不断增加,但面对德尔塔变异毒株,欧美单日新增的感染人数都在凶猛回升。截至8月2日美国最近7日平均每天新增约8.6万感染病例,法国最近7日平均每天新增感染超过2万。
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造成通胀压力的因素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规模空前的反危机措施使发达经济体的人口储蓄达到创纪录高位。通胀结果将取决于监管机构采取的方针,在这个阶段,市场越来越关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取消经济刺激措施的时间框架。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和发展,印度不太可能成为最后一个遭遇灾难性疫情的国家。印度的经验教训对非洲等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有意义。总的教训是,对疫情的监视和抑制必须不断调整适应。
美国领导层最近认真地将注意力转向世界舞台,与其他国家合作抗击疫情。这种戏剧性的转变在国内外得到赞扬,但也有人坦率地质疑美国的承诺将有多认真、多广泛和多持续。随着一种越来越有害的病毒在世界大部分地区肆虐,采取行动的紧迫性和利害关系再高不过。
面对欧盟和世界目前所处的健康危机,欧盟应该提出更为明显和更具战略性的欧洲制药业战略。欧盟委员会以多种方式作出了反应,包括有组织的对话和医药、贸易和工业战略。但需要做的工作还有更多。
本文评估了国际社会如何响应加强团结应对疫情的呼声,并介绍了在全球卫生治理、卫生安全以及大流行病准备和应对方面,主要利益相关者和专家的见解。作者研究了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的团结情况,分析了“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和疫情暴发后欧盟的动荡团结之路。
2020年,欧盟成员国的贸易受疫情影响严重,出口(-9.4%)和进口(-11.6%)均较上年大幅下降。因此,贸易总量受疫情影响明显。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符合预期。作者分析了疫情期间欧盟成员国的贸易差额是如何演变的。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眼下又有回潮之势,掀起的层层巨浪惊心动魄。面对再度严峻的疫情,有人乐观,认为疫情会因为疫苗的出现而终结,世界将很快抚平创伤;有人悲观,认为疫情是分水岭,世界已面目全非,并进入未知水域,充满惊悚、悬念;还有人一筹莫展,认为疫情下的世界亦真亦幻,也许一半是过去,一半是未来。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预计将在2021年触底反弹,并以10%至15%的增幅收复部分失地。这仍将使外国直接投资比2019年的水平低约25%。有数据显示,区域投资已经是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联合国贸发会议进行的新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区域外国直接投资的现状,表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仍高于区域投资。
中美两国抗疫结果相差如此之大,成为美国政界和专家界议论纷纷的话题。然而,这一切的核心在于,美国害怕失去世界主导地位,担心中国实力不断壮大。美国在奥巴马总统任内就采取了遏制中国的战略;在特朗普政府期间,这一战略愈加变本加厉。美国精英根本无法接受中国的抗疫成就和美国的彻底失败,他们需要为此找借口。
印度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采取的PMGKY应对措施,是一项重大社会保障计划。该计划建立在先前的数字投资基础上。本文基于封城启动后4-6周的住户调查,报告了PMGKY的实施情况。
作者认为,有四种策略可帮助生活在脆弱和受冲突影响环境中的社区降低风险并提高复原力:采取系统方法;进行适应性管理;本地化策略,与提供基本服务的永久性本地参与者合作并为其提供支持;建立信任。应用这些策略可能需要改变传统的捐助模式和国际政策框架。
新冠肺炎疫情破坏了国际金融架构的稳定性,同时加剧了全球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疫情后,关键是要避免从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转向新的金融危机。
非洲人对他们和他们孩子的生活有什么期望?他们如何看待未来以及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塑造它?公民愿意投资哪些资产来实现他们的集体抱负,政府和发展参与者如何最好地利用这些资产?本政策简报利用非洲晴雨表调查数据描绘了人们对未来10年的愿望以及他们为实现目标而采取行动的意愿。
研究人员使用新闻和博客数据来了解外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传播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恶意信息的努力。恶意信息是指具有挑衅性、煽动性、可能具有欺骗性甚至不真实的内容,为推进外国战略目标而传播或宣传的内容。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以多种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它改变了人们工作、吃饭、购物、做生意的方式,甚至改变了人们投票的方式。先前研究表明,消费者行为在危机时期会发生变化。
人工智能驱动的“公共利益”技术,如在农业、卫生和教育等领域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当数据集的可用性。在印度,向公众提供政府数据的努力仍然受到很大限制。政府、行业和民间社会必须解决阻碍国家开放数据努力的根本瓶颈和低效问题。
加强疫苗接种和重新接种疫苗至少是降低新冠死亡率的方法。这里的问题是,在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家的第一阶段疫苗接种运动引起了某些社会成员严重不信任的情况下,有多少国家和社会为此做好了准备。公众对政府和疫苗开发商的信任问题正成为能否成功战胜疫情的关键。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韧性对于绿色复苏至关重要。各国可以采取融资战略,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人口老龄化加剧对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和可持续养老金的压力。如果不加以解决,还会导致劳动力短缺,从而减缓经济增长。本文探讨了可帮助中国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影响的政策。
显示 7344 条中的 1741 到 1760 条结果
上合学子 天津访学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