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政府13日发布最新报告显示,德国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加深,仅2018年德国联邦教研部为加强教研国际合作专门投入约9.78亿欧元。
第二期中印联合培训阿富汗外交官项目11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启动,10名阿富汗外交官将参加在印度和中国进行的培训活动。
2019年“三区三州”职业技能大赛12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开赛。来自云南、四川、西藏、新疆等6个省区的211名选手将同台竞技,向焊工、中式烹调师、砌筑工等9个比赛项目的金牌发起冲击。据介绍,此次大赛是我国首次面向“三区三州”地区举办的一项大规模职业技能赛事。
记者9日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为进一步优化毕业生招聘和就业手续流程,广东推出电子就业协议新模式,毕业生可实现与企业线上签约。
拉脱维亚里加工业大学孔子课堂8日举行揭牌仪式,拉外交部和教育部代表、里加工业大学师生代表等近百人出席。
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馆8日晚举办大使奖学金颁奖典礼,大使苏健和蒙德拉内大学校长吉朗博为该国孔院的12名学生颁发年度“中国大使奖学金”。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教育部7日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搭建全国教育调研平台,聚焦教育重大决策部署实施情况和重大现实问题,协同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由中国人民大学和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共同倡议发起的全球首个“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5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成立。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八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济南峰会今天在泉城济南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陈竺出席会议并致辞。
10月23日至24日,巴基斯坦青少年代表团一行来津交流访问,了解天津职业技术教育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城市文化脉络等。
10月29日,由河南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教育厅指导,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主办的“一带一路”中国—乌克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座谈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办。
200余名中外标准制定者、高校学者共聚西安,分享标准化教育与研究的新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旨在探索标准化在完善全球治理、国际贸易以及促进互联互通和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在北京、广州、成都和上海巡回举办的中国国际教育展日前闭幕,在教育展期间,各留学目的国发布了相关留学新政并就针对中国留学生推出的政策进行解读。
不久前,已届“而立之年”的约瓦娜,从塞尔维亚再次来到河北省邢台市,进行为期一周的医疗旅游,同时换个环境继续学习汉语。一年前,约瓦娜因患癫痫病曾来这里治疗,且效果良好,她也通过治疗了解到中医中药的神奇作用,进而萌发了学习汉语的念头。
记者10月31日从教育部获悉,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
从2019年起,我国以中西部地区县域内农村学校为重点,全面开展中小学校改厕工作。力争通过2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实现全国中小学厕所基本达到安全、卫生、环保等底线要求。
马来西亚首家孔子学院——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29日在吉隆坡举行,当地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数百名人士参加了当天活动。
搭建机器人、打印3D作品、制作太阳能板、学习电脑鼠走迷宫……《印度鲁班工坊建设纪实》手册中记录着印度鲁班工坊师生进行多项实训设计和技术技能训练的实况。
为期两天的“2019葡萄牙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及教学研讨会”25日下午在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开幕。与会人员将就“汉语教学技巧及培养学生汉语能力的策略”“葡萄牙学生汉语学习特点及教学方法”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策略”等话题展开讨论。
日前在吉林省2020届普通高校外语外贸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小语种人才需求量加大,“小语种+专业课”成为很多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显示 2101 条中的 1521 到 15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