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欧盟旅游年”19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开幕,中欧双方主管旅游的官员和旅游业相关人员近200人参加开幕式。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获悉,基于国产卫星的大数据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信息化服务应用示范项目”已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并将逐步面向新疆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提供精细化、全方位的智慧旅游、平安旅游综合服务。
“看雪景、做冰雕、参加景区的活动……这几年冬季到青海的游客比以前多。”青海湖敦煌旅游车队的包车司机马德志说,以前冬天他们就歇业了,现在平均每周跑一两趟短途旅游包车。
冬天来了,在寒冷的北方正是吃冰糖葫芦的好季节。冰糖葫芦也叫糖葫芦,在天津叫糖墩儿,在江淮之间地区叫糖球。再往南,过了长江,这种美味就不多见了。虽然如今的糖葫芦演绎得琳琅满目,有黑枣的、山药(豆)的、橘子的、草莓的、猕猴桃的,还有各种混搭,但要吃正宗的,还是要来一串儿山里红的糖葫芦。
台“观光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17年来台旅客达1073万人次,连续三年突破1000万人次,台当局也对外一再强调2017年赴台旅客数量增长亮丽。但当地业者和媒体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台湾旅游业表面上看数字似乎很美丽,但难掩萧条,实际感受“落差很大”。
“中国-欧盟旅游年”将于19日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开幕式。欧洲旅游委员会执行董事爱德华多·桑坦德在开幕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欧旅游年将给双方,特别是给欧盟旅游业带来很多机会。欧洲旅游委员会将做足功课,力争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赴欧。
清澈的打洛江从寨子西侧穿流而过,形成天然的国境线,江对面就是缅甸。界桩矗立,红旗招展。这是勐景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一个传统的傣族村寨,地处国家级口岸——打洛口岸,素有“中缅第一寨”之称。
“中国-欧盟旅游年”开幕式将于19日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举行。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中国-欧盟旅游年”将拉近彼此距离,促进民心相通,为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更多正能量。
“携程、飞猪、同程、途牛……”在“中欧旅游年”于意大利威尼斯开幕前夕,欧洲旅游委员会执行董事爱德华多·桑坦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报出了一长串中国在线旅游平台的名字并对它们称赞有加。
波罗芬高原也叫“富琅山区”,是老挝南部富庶而起伏平缓的高原,位于占巴塞、阿速坡、沙拉湾三省境内,湄公河和安南山脉南段西麓之间,也是老挝降雨量最多的地区。这里是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及重点牧业区,种有龙脑香、红木、紫檀等多种作物,物产丰富。
老挝的首都万象紧紧傍依在湄公河左岸,市区由西向东和向北伸展,宽阔的滨河大道横贯全市。街道两侧的椰子、香蕉、槟榔、龙眼、凤尾、洋槐等高矮植物交错生长,相映成趣。万象市隔着湄公河与泰国相望,每到枯水季节,湄公河的大半个河床的浅滩显露出来,中间仅剩下一条小小的溪流,人们可以涉水走到泰国。
走进商丘古城,穿越千年光阴,你会发现,这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悠悠数千年的岁月,并没有改变古城居民的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中,他们保持着一份独有的淡然与清净,那是一种平和的幸福生活。
2018年国际旅游展17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展览中心开幕。本次展览为期5天,展出面积6.55万平方米,吸引了全世界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家企业和旅游机构参会,其中主参展商816家。
据瑞士圣加仑大学(University of St. Gallen)的调查显示,瑞士是最受中国游客喜欢的欧洲目的地之一。前往欧洲的游客占中国出国游客人数的16%,其中去瑞士的游客占很大的比例。尽管游客人数无法和法国相比,但比英国或德国好得多。
随着袋装柳州螺蛳粉问世,广西柳州螺蛳粉从路边餐饮店走进工业园,实现工业化生产。这一供给侧改革刺激了消费需求,加上“互联网+”推动,螺蛳粉从以前只能在柳州才能品尝到的地方特色小吃,变身为“可以快递的乡愁”,迅速销全国、卖全球。
据《印度时报》17日报道,2017年,到印度旅游的外国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大大超过上年的880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旅游收入超过270亿美元。
泰国旅游和体育部16日公布,2017年赴泰旅游的外国游客总数超过3500万人次,较2016年同期增长8.77%,其中中国游客量超过980万人次,占比最高。
巴色(Pakse),老挝下寮地区最大的商业城市,水路交通枢纽,占巴塞省首府。巴色的城市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是老挝全国第三大城市。
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日前公布,计划在深水埗区建立设计及时装基地,以利用区内服装、布艺批发零售热点,将设计、时装、制衣与零售结合,创造新的协同效应。16日,深水埗区议会通过了政府的这项建议。
日本国家旅游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访日外国游客总消费为4.4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11日元),同比增长17.8%,首次突破4万亿日元大关,创下历史纪录。 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游客消费在访日外国游客总消费中占比最高,达到38.4%。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美国游客在日本消费占比紧随其后。
显示 5856 条中的 5221 到 52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同江铁路口岸运量突破1400万吨
中欧班列“枢纽经济”展新姿
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