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中国在世界互联网发展格局中的国际地位,助力中国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突破,中国第一个专注于IPv6产业创新的科技园区——“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28日在北京正式开园。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由于创新资源禀赋互补性强,“香港科研资源+内地产业资源”成了深港科技合作的重要模式,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城市始终致力于为这样的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随着园区企业陆续开工,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分类指导,按照“一企一策”原则,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方案。同时,做好跟踪服务、物资保障,确保防疫精准到位。目前,泰达合作区96家入区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
新基建催生新业态新动能。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安徽蚌埠,围绕5G产业,4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集群式发展,从5G基础材料、通信终端配套到场景应用的产业生态已初步形成。
记者从河北新发地集团了解到,河北新发地智慧冷链物流园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明年8月底交付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推进京津冀区域冷链物流资源的一体化整合,成为保障首都、雄安新区以及京津冀农产品安全稳定的“城市大冰箱”。
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对入驻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示范区的金融科技类企业已兑现政策支持资金3000万元,2020年初步安排预算1.5亿元对符合政策的金融科技机构给予支持。
“科创中国”长三角区域创新组织25日在上海启动,将致力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广西发改委副主任莫前锋23日介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深入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面向东盟的产业体系发展。
2019年,青岛高新区实施了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剥离了52项社会职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功能区,这也意味着必须精准建立与之高度适配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架构。今年上半年,青岛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工业投资增长56.5%。
18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江苏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周年的最新建设进展。其中,苏州自贸片区推出的“新兴产业用地10+N弹性出让”“关助融”等创新举措获得复制推广。
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新集团”)20日消息,该集团与新加坡胜科集团合作开发的缅甸新加坡工业园区已正式获得缅甸政府批准。这标志着中新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的首个海外园区正式落地,苏州工业园区经验正逐渐走向海外。
记者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获悉,天竺综保区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园区发展工作,保障首都机场货运口岸畅通、园区平稳运行,上半年实现出口总值295.5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逆势增长。
作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高地,天津利用天津自贸区这片创新“试验田”,用“大胆试”的制度创新,不断催生出创新成果,也让颇具当地特色的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在智能科技和金融创新的驱动下,天津自贸区试图打造冷链物流快速集聚发展的中国样本。
21日,16个投资基金类项目落地临港新片区,资金规模超过842亿元。
记者从8月20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海出台42条举措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发布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3年行动方案,未来三年临港新片区将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亿元,加快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上海东南,东海之滨,去年8月20日揭牌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如今运行满周年。一年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的78项制度创新任务完成过半,吸引投资超过2700亿元。
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日消息,该集团与新加坡胜科集团合作开发的缅甸新加坡工业园区已正式获得缅甸政府批准。这标志着中新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的首个海外园区正式落地,苏州工业园区经验正逐渐走向海外。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工业园区负责人别尔克波勒·曼德拜耶夫在18日召开的在线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工业区今年将落实总价值达300亿坚戈的9个项目。
阿拉木图工业区有限责任公司总监别热克博勒·曼迪巴耶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2021年及未来几年中,计划启动38个项目,总价值为1600亿坚戈,并创造5500个工作岗位。”
8月17日,Discover Hangzhou丝路天使直播季活动在杭州启动。这也是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简称:杭州综试区)的“百网万企 品销全球”2020中国(杭州)跨境E贸节系列活动之一。
显示 4544 条中的 1781 到 1800 条结果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探访肯尼亚菌草种植园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