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长三角区域创新组织25日在上海启动,将致力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广西发改委副主任莫前锋23日介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深入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面向东盟的产业体系发展。
2019年,青岛高新区实施了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剥离了52项社会职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功能区,这也意味着必须精准建立与之高度适配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架构。今年上半年,青岛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工业投资增长56.5%。
18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江苏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周年的最新建设进展。其中,苏州自贸片区推出的“新兴产业用地10+N弹性出让”“关助融”等创新举措获得复制推广。
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新集团”)20日消息,该集团与新加坡胜科集团合作开发的缅甸新加坡工业园区已正式获得缅甸政府批准。这标志着中新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的首个海外园区正式落地,苏州工业园区经验正逐渐走向海外。
记者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获悉,天竺综保区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园区发展工作,保障首都机场货运口岸畅通、园区平稳运行,上半年实现出口总值295.5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逆势增长。
作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高地,天津利用天津自贸区这片创新“试验田”,用“大胆试”的制度创新,不断催生出创新成果,也让颇具当地特色的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在智能科技和金融创新的驱动下,天津自贸区试图打造冷链物流快速集聚发展的中国样本。
21日,16个投资基金类项目落地临港新片区,资金规模超过842亿元。
记者从8月20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海出台42条举措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发布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3年行动方案,未来三年临港新片区将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亿元,加快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上海东南,东海之滨,去年8月20日揭牌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如今运行满周年。一年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的78项制度创新任务完成过半,吸引投资超过2700亿元。
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日消息,该集团与新加坡胜科集团合作开发的缅甸新加坡工业园区已正式获得缅甸政府批准。这标志着中新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的首个海外园区正式落地,苏州工业园区经验正逐渐走向海外。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工业园区负责人别尔克波勒·曼德拜耶夫在18日召开的在线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工业区今年将落实总价值达300亿坚戈的9个项目。
阿拉木图工业区有限责任公司总监别热克博勒·曼迪巴耶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2021年及未来几年中,计划启动38个项目,总价值为1600亿坚戈,并创造5500个工作岗位。”
8月17日,Discover Hangzhou丝路天使直播季活动在杭州启动。这也是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简称:杭州综试区)的“百网万企 品销全球”2020中国(杭州)跨境E贸节系列活动之一。
近年来,安徽濉溪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思路、办法,努力促进项目服务建设再上新台阶。
8月14日,广东顺德传来喜讯!“美镁与共·产融链通”河南省鹤壁市镁精深加工产业(广东佛山)招商推介会在顺德潭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国内多家镁应用企业携产品亮相,将助力鹤壁市金属镁产业与大湾区装备制造、物流等市场应用的深度融合,招商引进大湾区企业投资进驻“中国镁谷”轻量化高端产业园。
近年来,安徽六安金安经济开发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合六同城化发展,加快推进六安新城建设,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产业培育为重点,打造一座产业活力强、城市品质高、服务功能全、生态环境优的科创新城、产业新城、生态新城、乐活新城。
据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简称“西港特区”)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7月,西港特区进出口总额达1.57亿美元,环比增长20.77%,创下单月进出口总额新高。今年1至7月,西港特区进出口货柜总量达到23683个标箱,同比增长33.98%;进出口总额为8.2亿美元,同比增长29.13%。
8月6日,中新广州知识城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在广州和新加坡两地举行。这是今年以来中新广州知识城首次运用双边合作机制会议,交流中新双方合作新动态,共同推动知识城项目建设发展。
濉溪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各项稳就业政策落到实处,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着力落实“六保”任务,助力县域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
显示 4538 条中的 1781 到 18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