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西班牙语人才就业与流动调查报告》发布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章俊 2017-01-16 10:41:00

新华社信息北京1月16日电(记者张拓)《中国西班牙语人才就业与流动调查报告》于15日在京发布。这份报告由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CECLA)和拉美INCAE商学院共同完成,是国内第一份全面调查西班牙语人才就业与职业流动的报告。

近年来,中国同拉美高层互动频繁,经济领域合作紧密,人文交流突飞猛进,一时间拉美成为中国发展同新兴市场关系的新焦点。此次调查是应当前中拉关系快速升温背景下对人才的强劲需求而发起。

2016年12月,中国政府发布了第二份《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全面系统地勾画了新时期中国同拉美国家深化整体合作的新蓝图。在此背景下,国内西班牙语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井喷。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院校增至96所(其中本科院校74 所),是1999年的8倍,在校生人数约在2万至2.2万人之间。这些数据之外,西班牙语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培养模式是否匹配社会需求,以及西班牙语人才的职业流动状况等则被忽视。

报告显示,近十年来,西班牙语教育的跳跃式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西语人力市场结构。一是西班牙语人才整体呈现年轻化;二是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学校大量涌现,以及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契合度差等原因导致学生就业难度加大;三是对高层次西班牙语人才需求有所增长,表现在教研单位取代政府机关成为第二大西班牙语人才吸纳地。

报告指出,企业仍然是吸收西班牙语人才的最重要领域,但面临用人单位和西语人才相互不满意的倾向。这种双向不满意集中表现为,企业对西语人才的需求是超越语言本身的更多知识和技能,而西语人才的职业满意度不高,主要体现为薪酬不满意和职业发展瓶颈。这种现状客观反映了当前中国西班牙语教育的短板,即过分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个人技能等“软实力”的培养。这在就业市场上表现为,当西班牙语成为主要工具而非附加性竞争因素时,西语人才在企业中的职能就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替代性。因此,西语人才的供求双方都需要从实际需要出发,进行适应和调整,以满足日益密切的中拉合作对西语人才的需求。

相关推荐
西班牙媒体人士感知中国:在历史传承中走向现代化

“中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走向现代化,未来前景光明”,两名西班牙媒体负责人近日在广州参访后撰文表示,感受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共建“一带一路”热点观察 | 中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迈上新阶

拉美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同中国合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此背景下,中拉经贸往来驶入快车道,人文交流硕果累累,双方不断夯实在基础设施、绿色能源、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全球连线|“洋主播”戴法:我的家在东北

2013年,戴法嫁给东北小伙后在沈阳定居。从听不懂中国话,吃不惯中国菜,到如今可以做东北炖酸菜、包饺子,她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并深深地爱上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