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资企业海外形象塑造研讨会在京举办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柳 2017-01-17 17:09:00

1

图为中资企业海外形象塑造研讨会现场(记者周懿 摄)

新华社信息北京1月17日电(记者李雪青)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的“中资企业海外形象塑造研讨会”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宣部、国资委、商务部等政府部门,中国电建、中海外、中交建、中国中铁、中国航天等“走出去”企业,社科院、国际关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代表与新华社驻外记者、资深分析师围绕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舆论风险、中企的海外形象塑造、海外公关危机应对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资企业“走出去”再掀热潮。商务部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我国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成为一大亮点。去年全年,中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截至2016年底,中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

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焦然在研讨会致辞时指出,中资企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随着中资企业“走出去”规模快速增长,企业海外投资遇到的风险也越来越突出和复杂,其中之一就是舆论风险。

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焦然在研讨会上致辞

图为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焦然在研讨会上致辞(记者周懿 摄)

调研发现,中资企业“走出去”面临着错综复杂的舆论风险,提高与海外媒体的沟通能力、更好地塑造企业形象、推广品牌,成为企业日渐迫切、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讲好中国企业故事,塑造良好的企业海外形象,不仅助力中资企业在海外的可持续发展,更能推进国家形象传播。

焦然说,在“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中,较为重视海外宣传的企业一般海外社会形象较好,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富有成效,但大部分中资企业明显缺乏对外宣传意识和媒体沟通能力,在遇到公关危机时,任由他国媒体报道渲染,整体形象较为负面,也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引导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提高与海外媒体的沟通能力、塑造企业形象已成当务之急。

为更好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中国经济信息社依托新华社全球新闻信息采集网络,编撰了《“走出去”中资企业如何与海外媒体打交道》这一实用型调研报告,并在当天研讨会上正式发布。该报告重点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十余个国家的媒体概况和社会文化环境,集纳了新华社驻外记者与当地媒体打交道的宝贵经验和建议,为中资企业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媒体环境、因地制宜地制定宣传推广策略,提供有益参考。下一步,中国经济信息社还将对该报告进行内容扩充,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中国经济信息社是国内规模最大、服务领域最广、产品种类最全的经济信息服务机构之一,依托新华社遍布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和服务网络以及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全球超过两万家用户提供经济信息服务。 同时,中国经济信息社作为新华社经济智库的建设主体,履行经济思想库智囊团的职能。

相关推荐
土耳其中国商人协会在安卡拉举办斋月招聘活动

由土耳其中国商人协会牵头举办的斋月招聘会日前在安卡拉圆满举行,中资企业代表、协会会员等近百人参加了活动。

博茨瓦纳总统事务部长感谢中企捐赠救灾物资

博茨瓦纳总统事务部长莫埃蒂·莫瓦萨2月22日说,感谢中资企业捐赠抗洪物资,博茨瓦纳与中国是好朋友,博方期待与中方深化两国友谊和各领域合作关系。

博茨瓦纳华人社团和中资企业向博政府捐助救灾物资

博茨瓦纳华人慈善基金会和中资企业协会2月22日向博茨瓦纳政府捐赠救灾物资,帮助该国应对近期因连日强降雨引发的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