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库布其沙漠涌出“水生态” ——杭锦旗探索“引水治沙”模式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潇潇 2018-07-18 01:54:00

水患变水利 沙地变湿地民忧变民乐

库布其沙漠涌出“水生态”

——杭锦旗探索“引水治沙”模式取得成功

    在漫无边际的库布其沙漠里,无数砂粒涌起的皱褶如凝固的浪涛,一直延伸到远方金色的地平线。走进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远比想象中要漂亮,水道顺着沟壑蜿蜒,汇聚成一片沙漠湿地,形成了沙水共存的独特景观。沙中绿洲在这片治理区中星罗棋布,不仅改善了沙漠生态,也为发展打下了基础。

    无疑,这一切,都源于水;而水,究竟从何而来?

 

沙漠绿洲(上午)7不 带签名

沙漠水生态航拍

把黄河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地

    这神奇的沙漠湿地从何处来?还要从环绕库布其而过的黄河说起。

    黄河流经杭锦旗全长249公里,是全国黄河流域流经最长的旗县,每年有31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从这里流过。在每年凌汛期,平均槽蓄水量在14.4亿立方米左右。由于受到气候的影响,这里每年要经历流凌封冻和开河流凌两个过程,从11月下旬开始至第二年3月中下旬结束,凌期长达120天。俗话说“伏汛好抢,凌汛难防”。封冻致使冰下过流能力减弱,加上大量凌水通过,造成水位壅高,特别是春季开河期间,凌块在水流的推动下,极易发生“堆冰”现象,阻碍河道正常行洪,导致开河水位居高不下,危及防洪大堤,甚至引发凌汛灾害。这不仅威胁沿黄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使大量的水资源白白浪费。而就在近旁的库布其沙漠,却因为没有充足的水资源支撑,湖泊萎缩,绿洲沙化,生态保护难题重重。堤坝内,凌汛期水多为患;堤坝外,是干涸缺水的沙漠。

    能在凌汛期向沙漠引水吗?如何将黄河凌汛期丰富的水资源科学高效利用,变水患为水利;如何探索一条高效利用水资源之路,保障生态持续向好发展,成为摆在杭锦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引水治沙,把这样的想法付诸于实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2013年以来,杭锦旗邀请了权威部门专家到实地勘察论证,同时委托黄河水利设计公司编制了《杭锦旗库布其沙漠重点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在库布其沙漠和杭锦淖尔分凌蓄滞洪区建设两个调蓄水水源地。对南岸总干渠进行部分扩建,使其连通黄河和两个水源地,实现水资源互补。同时在沿黄灌区新建一条总排干沟,将原有排水支、斗、农沟相连,构筑沿黄排水网络系统工程,将沿黄地区多余地下水通过排水网络工程全部排入杭锦淖尔分凌蓄滞洪区水源地。

    “我们在2015年凌期进行试验引水,还邀请中国水利科学院院士、水资源专家王浩及相关专家团队对项目进行了论证。” 杭锦旗水务和水土保持局局长刘海全说。记者在一份《杭锦旗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专家组意见》上看到:“该项目在黄河凌汛高水位时将部分凌水引入库布其沙漠低洼地,形成蓄水面,改善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减轻防凌压力和治沙的目的,变水害为水利。项目的实施,是加强生态基础建设,恢复生态功能,促进项目区水源涵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洪水资源化管理,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的具体实践,对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国家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方案总体可行。”

    于是,沙漠中神奇的湿地开始出现了。

    据刘海全介绍,用凌水治沙,治理效果非常明显。水从沙里“走”一趟,就像下过雨一样。2016年在治理区种植了14平方公里的树,成活率超过90%,30公分的沙柳苗现在已超一人高。“随着每年凌汛蓄水,能在库布其沙漠边缘形成一个自然绿化带。”刘海全说。

目前,项目投资4000万元,建成分凌引水渠38.03公里,建设围堤17.35公里,这还仅仅是首期。据介绍,首期蓄水面积可达11.3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西湖。形成湿地面积36平方公里。首期项目建成后,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准,于2016年3月16日至4月7日凌期进行了引水,引水量1298万立方米;2017年3月1日至3月27日凌期进行了引水,引水量2260万立方米。根据近两年的蓄水情况,沙漠一次蓄水后,每年补水一次就可保持较大水面,同时通过一年的蓄水,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现在的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可谓水沙相连映天色,鱼鸟嬉戏万物春。水面如镜面,照出了生态治理的成果。行走在治理区,随处可见各类动物粪便和脚印,极目远眺,还可以看到悠闲行走的牛儿、蹦跳撒欢的野兔,沙丘在植被和湿地的护持下得以固定。

牧民黄毛养“野牛”年收入80万

    沙漠里出现了湖泊湿地。有了水就有了希望。

    家住吉日嘎朗图镇红旗二社的黄毛就是生态好转的受益者。“家里养了600多头‘吉尔利阁牛’,一年收入至少80万。”黄毛笑着告诉记者。

    “吉尔利阁牛”是一句蒙古语,意为野化的牛、原生态生长的牛。养“野牛”在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不是新鲜事,早在上世纪80年代,黄毛开始放“野牛”,只是过去生态环境限制,养牛形不成产业。现在,有了水的沙漠正在变成好牧地。黄毛说,“野牛”不用人专门去喂草、水,更不用去给它准备棚圈。开春把牛放出去,在大自然里,吃着优质牧草,喝着沙漠腹地纯净水,牛在沙地里放开来撒欢儿,自由地繁衍生息,等秋冬的时候收回来。“以前沙里没植被,牛也不愿意出去,近几年生态越来越好,不用撵,它自己就跑去沙里了。”在吉日嘎朗图镇,像黄毛这样的养牛户子有220户,在沙漠共养殖“野牛”15000多头。

    引水后形成了沙漠湿地,也为杭锦旗的旅游业等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虽然这里还没有正式开放,但一些越野爱好者早已按耐不住心中的冲动,驾车在沙丘间俯仰腾挪,地上新鲜的车辙就是他们的第一笔“规划”。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目前杭锦旗正积极谋划,在保护好“水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等富民产业,而且已有实力企业的积极参与。

 

相关推荐
国际建筑艺术节成果:诠释生态人文、绿色发展、数字智慧

11月28日,国际建筑艺术节在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启动。该艺术节由建筑艺术主题报告会、建筑艺术作品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内容组成。现场展出的作品成果诠释了生态人文、绿色发展、数字智慧的理念,充分体现建筑艺术的美学价值。

7000多个成果项目寻求合作 2023中关村论坛打造“全球买、全球卖”的技术交易盛会

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在1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2023中关村论坛技术交易板块将举办26场活动,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个科技成果、创新项目寻求合作。

第二届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论坛召开 多项创新合作成果发布

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和中国欧盟商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论坛12月10日以线上形式召开,来自中欧政企商学等各界代表围绕“中欧能源创新技术的商业化路径”议题进行深入研讨。论坛同期发布了首批中欧能源技术创新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