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须着力于“抢准快久”

责任编辑:李晓纬 2018-08-03 18:55:51

新华丝路网呼和浩特8月4日电(张素桂)8月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高峰论坛上,农业部CGAPA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柳松表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要注意区域品牌的聚焦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在“抢,准,快,久”四个字上做足功夫。

柳松认为,农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首先要“抢”夺有限的消费者心智资源。公共资源是有限的,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更是有限。如何在复杂的市场中,准确的聚焦细分品类,争夺消费者注意力,是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二要找准定位。他表示,建立区域性公用品牌,一定要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禀赋特征,切忌盲目跟风,防止定位偏差。同时,也要详细分析产业结构竞争度,力争进入市场的蓝海区域,争取更大的获利空间。

第三要快人一步。谁率先提出来某个细分子品类的概念,谁就更有可能第一个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当下,全国2862个县都在推出“一村一品”,每个区域都在力求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地理标志性产品,只有快人一步,才能在商品同质化的海洋里把握先机。

第四要久久为功,不可急功近利。区域性公用品牌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更不可能是一劳永逸,往往需要数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沉淀与打磨。很多成熟的区域公用品牌由于忽视了对于品质的管理,造成了消费者信任程度的下降,为后来的挑战者提供了机会。

此外,柳松还建议在区域性公用品牌的建设中,合理应用“区域母品牌”优势,大力培育企业的产业子品牌,将区域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创造相应效益,促进产业有序发展。还要借助资本力量,打造区域农产品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将金融力量与资本力量相结合,快速整合各类产业链要素,获得新发展动能。

目前,内蒙古农牧业的品牌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品牌多,名牌少,有待重塑的阶段。为改变品牌大而不强的局面,内蒙古农牧业厅副厅长云挨厚介绍到,农牧业厅于2018年初制定了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计划,重点打造提升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肉羊,科尔沁肉牛、乌兰察布马铃薯,河套小麦,内蒙古杂粮,河套葵花籽6个区域性公用品牌,逐步构建起全区上下合力推进农牧业品牌提升的工作体系,力争到2020年打造20个以上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内蒙古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相关推荐
“广东鲜品”冠名高铁列车成功首发,品牌建设进入高铁传播新时代

近日,“广东鲜品”冠名高铁列车G2936从广州南站成功首发,沿着广昆高铁一路向西。这列飞驰的列车将成为“广东鲜品”最闪亮的移动名片,以中国速度将 “粤鲜”品质传递全国,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为“粤鲜全球”战略目标注入新动能。

前8个月云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农产品105.8亿元

今年前8个月,云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农产品105.8亿元,增长7.1%,占云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总值的22%。

巴西牛脂获准进入新加坡市场 东南亚出口版图再扩展

巴西政府近日宣布,新加坡已正式批准进口巴西牛脂产品,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等工业用途。